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生益科技股吧 > 检察日报:“熔断”几万亿这样的试验谁承担得起 返回上一页

检察日报:“熔断”几万亿这样的试验谁承担得起

鞠按

(发表于: 生益科技股吧   更新时间: )
检察日报:“熔断”几万亿这样的试验谁承担得起
2016年新年上班第一周,有一场“试验”花费了几万亿元人民币。4个交易日,新推出的熔断机制就启动了4次,其中1月7日的二度熔断使得当日的交易时间仅有短短15分钟,整个市场就收市了。放眼全球,中国股市独一无二!“熔断”一时成为热词,各种段子满天飞。调侃背后是愤怒,不少专家、网民呼吁:“取消了吧!”  这次,证监会迅速听取了民意,紧急研究后于深夜叫停了“熔断”。但是,股票市场市值几万亿已经打了水漂,这样的代价,好像不是一个“暂停”就能交代的。  金融市场,如今已经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市场、市场经济下沟通诸要素市场必不可少的一环。股市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相信监管部门比谁都清楚。这个市场对我国来说是新事物,很多方面有待成熟。因此,任何机制上的变化都要慎之又慎,“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除非实践证明有效可行。  不客气地说,熔断机制的出台如此仓促,公众难免怀疑征求意见程序“走了过场”,也让人看到当下许多“拍脑袋”决策的影子。  证监会负责人表示,中国股市引入熔断机制是在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发生以后,应各有关方面的呼吁开始启动的,有关方案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并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征求意见时反对意见不绝于耳,机制推出后4天就被市场轻易地投了“否定票”,真不知道为何还敢说“经过了审慎的论证”和“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如果真是这样自信,公众可以有这样一种疑问,这是不是在扎扎实实“走过场”?想想熔断机制推出前那些被忽略的逆耳忠言;想想不经过充分市场模拟就敢推出的“自信”,有没有人脸红出汗?“拍脑袋”决策之所以屡禁不止,监督缺乏、问责不力是根本原因。行政问责有多种,刑事问责也有规定,对于类似事件,问责部门是不是该拿规矩的尺子量一量?  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对暂停熔断,我们可以点个赞。但一码归一码,错误决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真金白银的巨大损失,乃至对整个经济的损害,也该有人来担责。更要反思的是,决策在征求民意的过程中,怎样才能不糊弄人?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何芳侦
    难得的好文!是不是要天亮了
    2016-01-11 21:19:53

    回复

  • 房三
    难得的好文是不是天快亮了
    2016-01-11 21:22:10

    回复

  • 相私舷
    难得的好文是不是天快亮了
    2016-01-11 21:22:35

    回复

  • 昌迎
    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不能不了了之!试错成本太高了!而且由散户承担了!
    2016-01-11 22:13:02

    回复

  • 党切玲
    这是中国,谁承担都没用,钱都流到太平洋了,谁承担得起把钱捞上来,把股民的心扶上来,2016年后股市不是散户的股市,无语离开,等我用汗水去换金钱后再来贡献。
    2016-01-11 22:43:34

    回复

  • 谭戊段
    伤心总是难免的,可是为啥受伤的总是母国的散户?
    2016-01-11 22:59:01

    回复

  • 扈居伍
    2016-01-12 12:05:39

    回复

  • 元事
    断了毁灭了救市的成绩和投资者信心,好好的一个上升回踩冲3800点的趋势啊一定要有人出来担责任
    2016-01-12 14:33:03

    回复

  • 廉洽
    追责!
    2016-01-13 21:14:11

    回复

  • 山汝
    2016-01-15 15:52:07

    回复

  • 莘悉此
    应该对当时持仓者适当补助
    2016-01-15 16:41:34

    回复

  • 濮威
    已经有人正式起诉某某了!
    2016-01-15 22:21:37

    回复

  • 马晏
    这是真的吗,国家难道看不下去了?
    2016-01-16 10:06:03

    回复

  • 苍务
    2016-01-16 12:57:21

    回复

  • 赖况
    已经反思了,后市应该有改善!
    2016-01-16 22:36:16

    回复

  • 柯肩然
    是啊,支持给散户交代
    2016-01-17 12:40:03

    回复

  • 乐玖乎
    2016-01-18 11:42:37

    回复

  • 成癸桶
    应该把*刚追究渎职罪并绳之以法,难道政策错了就可以不了了之吗,贪污是罪,渎职也是罪还是更大的罪。
    2016-01-18 11:46:23

    回复

  • 乜彪伎
    2016-01-20 12:03:53

    回复

  • 伊姬
    2016-01-24 20:29:34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