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伊利股份股吧 > 网购保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新规即将出台! 返回上一页

网购保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新规即将出台!

怀徇河

(发表于: 伊利股份股吧   更新时间: )
网购保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新规即将出台!
中国联合商报 记者 毕淑娟 北京报道  随着当下“互联网+”热度不断攀升,消费者也越来越热衷于网购进口食品,进口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产品渠道来源不明、没有合格的中文标签、缺乏必要的安全卫生检疫等。这些在线下渠道被严禁销售的不合格产品却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堂而皇之入境,严重侵害了中国消费者的权益。  令中国消费者欣慰的是,现在这种乱象将得到遏制。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今后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的准入门槛将与传统贸易一致,其中特别对网购保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提出了具体要求。不过,专家指出,该细则正式实施后,如果监管手段不能及时到位,还是很难保证产品的来源安全,建议消费者还是尽量不要通过跨境电商购买婴幼儿奶粉。    进口食品安全问题凸显    在不久前举行的2015中国食品安全高层对话会上,国家质检总局食品安全局副局长毕克新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进口食品已成为我国消费者重要的食品来源,但不合格进口食品问题也日益突出。今年上半年,检出的不合格进口食品,最多的竟然是来自一直以食品安全监管严苛而闻名的欧盟,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成为头号问题。  据记者了解,2015年上半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57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食品中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进口食品共1255批、4960吨、1452万美元。这些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位列前10位的来源地分别是欧盟、中国台湾、东盟、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挪威、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91.5%。  毕克新告诉记者,这些进口食品不合格原因列前10位的是: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质不合格、标签不合格、证书不合格、污染物超标、货证不符、包装不合格、含非食用添加物、转基因成分等,占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总批次的97.4%。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进口食品若通过一般贸易渠道进入中国,必然要通过层层检验检疫合格才能入关,哪怕是标签不合格也无法通关。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例,国家质检总局明确规定:自2014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产品包装上无中文标签或者中文标签不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一律按不合格产品做退货或销毁处理。  然而,当前跨境电商进口奶粉完全可以不遵守这一规定。记者在蜜芽等跨境母婴电商平台发现,这里销售的进口奶粉外包装照片上看不到任何中文标识。消费者金先生近日经朋友推荐,通过蜜芽购买了一桶牛栏奶粉和一桶爱他美奶粉,其外包装上全都是英文,没有任何中文说明。  “跨境产品大部分是外文标签,国内消费者对其功能和属性并非特别了解,往往是听别人推介就跟风购买。”乳业专家宋亮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尽管自去年4月1日实施的史上最严的进口奶粉新规对传统贸易有很强的束缚力,但是通过跨境电商购买的进口奶粉则根本不受这一规定的制约。结果是一些鱼目混珠的“假洋鬼子奶粉”通过跨境电商轻松地进入中国,导致国内进口品牌更加混乱,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食品安全无法得到保证,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跨境电商新规即将出台    令中国消费者欣慰的是,不合格进口奶粉钻电商空子的日子就要走到头了。  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发布《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出今后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的准入门槛将与传统贸易一致,其中特别规定网购保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随附中文标签,且中文标签须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对于其他进口食品,也要求随附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或通过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提供产品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的电子信息,这两种方式要在消费者填写订单时提供选择。  据记者了解,征求意见稿对“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进行了定义:货物以跨境电子商务形式申报进口,入境时未按消费者订单形成独立包装,货物整批运至特殊监管区集中存放,跨境电商经营者按消费者订单形成独立包装后发往国内消费者的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模式,而产品通过国际快递或邮件方式进境的,则不在规定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征求意见稿还规定,经营企业还应保证其经营网购保税进口食品必须符合多项目要求,其中要求列入《进口食品境外生产企业注册实施目录》的食品,应来自于经注册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  事实上,自去年4月1日实施的史上最严洋奶粉新规明确规定,进口奶粉境外生产企业必须通过我国注册才能获准进口,只不过这种规定之前只对线下销售有制约。而出台上述规定后,意味着通过跨境电商售卖的洋奶粉,其生产企业也必须通过我国注册。  “征求意见稿确实对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已经出现很多苗头的问题起到了遏制作用,提高了准入门槛。不过随着跨境电商的迅速崛起,该细则正式实施后,如果监管手段不能及时到位,还是很难保证产品的来源安全。”宋亮表示,“虽然我国目前对奶粉海外生产者要求注册认证,但是通过认证的企业生产的奶粉也不一定就完全符合我国标准,海外生产信息不透明,跨境平台监管也不完全透明。像婴幼儿奶粉,建议消费者还是尽量不要通过跨境电商购买。”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龚徇珊
    死垃圾庄托~之前说创业板谁买谁死。。你看看创业板现在咋样。。你爹伊利都快挂了。。赶快回家看看~
    2015-11-25 16:32:58

    回复

  • 尤只研
    现将《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予以公示,欢迎各有关单位或个人提出修改意见,并于2015年10月30日前反馈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
    2015-11-25 16:36:09

    回复

  • 终皈
    死脑残爱喝
    2015-11-25 18:28:00

    回复

  • 褚白
    买了伊利股不喝伊利奶
    2015-11-25 19:09:21

    回复

  • 容旁
    我也是被套了,心有点累了
    2015-11-25 19:22:49

    回复

  • 宦生仓
    然并卵
    2015-11-25 19:26:23

    回复

  • 简幸是
    楼主怎么还没被车撞
    2015-11-25 22:49:47

    回复

  • 乌孝
    楼主一出路,就说明明天还要跌
    2015-11-25 23:14:47

    回复

  • 黎振
    早就该有关乎民生的安全措施,并希望能得到落实!
    2015-11-26 08:05:43

    回复

  • 包挺申
    持手有伊利3年,从没有如今年这样让我受伤,从此以后不购卖伊利公司的任何产品。如果持有伊利的股民都不卖伊利的产品,看看潘刚怎么进世界五强,上市公司不注意自己公司股价的表现,这样的公司不值得投资。
    2015-11-26 08:33:43

    回复

  • 成眉
    进口假奶粉横行跨境电商平台 “崇洋”消费观亟需转变
    2015-11-26 09:18:58

    回复

  • 明终芽
    令中国消费者欣慰的是,不合格进口奶粉钻电商空子的日子就要走到头了。
    2015-11-26 09:53:48

    回复

  • 江委梯
    令中国消费者欣慰的是,不合格进口奶粉钻电商空子的日子就要走到头了。
    2015-11-26 09:54:17

    回复

  • 程条
    事物是循环变化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走吧。不要一棵树吊死。
    2015-11-26 11:38:57

    回复

  • 巫易
    言论自由,不要人身攻击。
    2015-11-26 12:22:05

    回复

  • 裘土牡
    楼主怎么还没被车撞
    2015-11-26 13:48:34

    回复

  • 朱坪
    楼主怎么还没被车撞
    2015-11-26 14:00:28

    回复

  • 宰移佩
    支持楼主,一如既往的坚持,不看好的可以走开
    2015-11-26 19:34:47

    回复

  • 柴车
    2015-11-27 09:27:39

    回复

  • 何央
    是普遍现象,又不是个股问题,反正我加仓了
    2015-11-27 14:35:58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