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股吧

MORE+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股票大全 > 绿地控股股票 > 绿地控股:绿地控股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sh600606) 返回上一页
绿地控股(600606)  现价: 1.54  涨幅: -1.28%  涨跌: -0.02元
成交:14180万元 今开: 1.55元 最低: 1.54元 振幅: 2.56% 跌停价: 1.40元
市净率:0.27 总市值: 216.43亿 成交量: 914998手 昨收: 1.56元 最高: 1.58元
换手率: 0.65% 涨停价: 1.72元 市盈率: -1.89 流通市值: 216.43亿  
 

绿地控股:绿地控股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公告时间:2024-06-04 17:40:26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
二〇二四年六月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议程
现场会议时间:2024 年 6 月 14 日下午 14:00
现场会议地点:上海市协和路 193 号
会议表决方式:现场加网络投票表决方式
现场会议议程:
一、主持人介绍大会主要议程
二、听取、审议各项议案
1.关于公司 2023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2.听取公司 2023 年度独立董事述职报告
3.关于公司 2023 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4.关于公司 2023 年度财务决算报告的议案
5.关于公司 2023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的议案
6.关于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及其摘要的议案
7.关于公司新增对外担保额度的议案
8.关于公司 2024 年度新增财务资助额度的议案
9.关于修订《独立董事制度》的议案
10.关于聘请公司 2024 年度审计机构的议案
三、股东代表发言
四、宣布出席现场会议人数和代表股权数
五、推选会议监票人
六、现场投票表决
七、休会
八、宣布表决结果
九、宣读本次股东大会决议
十、律师宣读本次股东大会法律意见书
十一、大会结束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股东大会资料之一
关于公司 2023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的议案
各位股东:
现将公司 2023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如下:
一、董事会任职及工作情况
1. 任职情况
报告期内,根据公司股东上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推荐,股东大会补选董伟先生为公司第十届董事会董事,徐孙庆先生不再担任公司董事职务。截止 2023年末,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由张玉良先生、董伟先生、胡欣先生、张蕴女士、耿靖先生、曾文慧女士、刘延平先生、管一民先生、乔依德先生、王开国先生、张军先生等十一名董事组成,其中管一民先生、乔依德先生、王开国先生、张军先生为独立董事。
公司第十届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委员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由张玉良董事长担任,其它三个专门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均由独立董事担任,且独立董事占委员会的多数,以充分发挥独立董事的专业指导和监督作用。
2.运作情况
2023 年,董事会共计召开会议 3 次,均以现场与通讯相结合方式召开。各
位董事认真审阅了提交董事会审议的各项材料,主动了解决策所需各类信息,并积极为公司持续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重大投资决策、风险控制、流动性管理等建言献策,勤勉尽职地履行了董事的职责。
与此同时,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和独立董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履行决策和监督职能。其中,审计委员会召开会议四次,在公司定期报告审阅、内审工作、内部控制评价、年度审计、审计机构评价及选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召开会议二次,对公司高管团队 2022 年度薪酬、2022 年度业绩考核、2023 年度薪酬方案发表了意见和建议;提名委员会召开会议一次,对董
事候选人资格进行了审核,认为候选人教育背景、任职经历、专业能力和身体状况能够胜任所任职务的要求,其提名、聘任程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此外,独立董事还就关联交易、对外担保、资金占用、高管薪酬、聘请审计机构、利润分配、内部控制等重大事项发表独立客观的意见,切实履行了独立董事的职责,维护了公司和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
二、2023 年主要经营情况
2023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三年疫情结束后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秩序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抓发展,但经济复苏艰难而曲折。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在前期饱受冲击后,内生动力不足,政策落地效果较为有限,市场逐季下行、深陷低迷之中,行业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未得到有效改观;同时,基建行业也持续下滑,复苏不及年初预期。在这种背景下,公司直面困难、迎难而上,坚定不移鼓舞士气和斗志,并把重点工作攻坚作为引领带动全局的“牛鼻子”,上下协同突破难点、打通堵点,全力以赴破局突围。经过艰辛的努力,稳住了总体局面,实现了团队有劲、攻坚有力、经营有序、向好有望的“四有”工作成绩,为继续砥砺前行创造了条件。
1.在艰难困苦的外部环境中,狠抓攻坚突破,稳住了总体局面,实现了“四有”工作成绩
团队有劲。面对持续三年的困难环境,公司始终把鼓舞士气和斗志摆在重要位置,并通过多种措施,不断调动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形成了凝心聚力、坚韧不拔、克难奋进的良好氛围。攻坚有力。以狠抓攻坚为“牛鼻子”,以“专题、专项、专班”为核心方法,在房地产、基建等主要产业推进落实了一批重点难点工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为破局突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经营有序。全力稳定经营,实现营业收入 3602 亿元,虽由于市场下行导致存货减值等原因发生亏损,但总体仍保持了大局稳定;全力防范风险,加强流动性管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妥善实施了重点债务展期,守住了安全底线,年末总资产 11939 亿元,资产负债率 87.84%,较年初下降了 0.13 个百分点;全力降本节支,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人员薪酬费用同比分别下降 15%、20%、16%。向好有望。通过狠抓攻坚,部分单位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被动局面、赢得了工作主动,为全局好转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历经艰辛后,公司进一步树立了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转变方式、
础。
2.房地产业聚焦突围项目,全力推进去化、交付、应收账款清收等重点工作攻坚,总体取得了积极成效
专班推进攻坚突围。集团和各事业部紧紧围绕去化、交付、应收账款清收、融资突破、供应链稳定、存量项目盘活等核心任务,梳理出重点突围项目及具体攻坚事项,并以专班为载体,上下协同,合力攻坚,取得积极成效,为破局突围提供了支撑,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总体发展改善向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全力推进销售去化。积极把握市场,先后实施新春返乡、五一、中秋及十一等节假日促销行动,促进业绩提升;围绕重点项目,着力打通堵点,推进现房及准现房销售;积极开展营销方式创新,推进线上营销、车位销售、存量翻新去化、大宗资产去化等工作。累计完成销售金额 1115 亿元,回款 1062 亿元。
大力实施交付攻坚。从年初起就实施“早春行动”,快速复工达产,并聚焦一批规模大、影响大的项目,持续争取纾困支持,协调供应链资源,化解瓶颈问题,加快项目建设及收尾,提升交付数量、品质及口碑。全年累计完成交付面积2927 万平方米。全国一大批住宅项目顺利交付,且交付品质和服务得到积极评价;同时,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也如期完成建设节点,如绿地杭州之门亮相亚运,济南会展项目一期竣工交付并举办首展,董家渡花桥实现东西连通及景观花园建成,均取得较好社会影响。
狠抓清收及融资突破。一方面,大力清收应收账款,加强应收债权专项管理。另一方面,全力推动融资突破。创新思路,通过开发贷重组等方式破解融资难题,
取得重要成果。比如,邮储银行 16.8 亿元、西安银行 3.5 亿元、秦农银行 9 亿
元、晋商银行 7.59 亿元等融资先后落地,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积极盘活存量提升价值。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通过重新定位、产品改造、运营赋能,对部分规模较大、市场较好的存量项目进行盘活翻新,着力提升产品力、运营水平和项目价值。如:上海彩虹湾、数智港等项目在调整改造后重新面市,实现销售去化;宁波绿地中心、合肥中央广场、广州金融城、大庆金融城、山东南北康等项目,也积极推进改造翻新后去化。
此外,积极推动海外项目处置。澳洲、加拿大项目加快出售及现金回笼。
3.基建产业攻坚克难,全力稳生产、稳经营、防风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业绩压力较大
稳生产稳产值,狠抓经营业绩。加快重大工程推进,加快新签项目转化,全力稳定施工产值。其中,阳新高速黄河特大桥、京沪高速扩建工程等重大工程顺利竣工,援所罗门群岛国立大学宿舍楼、柬埔寨通用轮胎工厂等“一带一路”项目成功交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457 亿元。
稳定新签规模,优化业务结构。积极应对房建市场持续收缩的形势,通过创新商业模式,着力突破新领域、新基建、新市场,加快业务结构优化调整。成功中标合同额 117 亿元的四川攀枝花高速公路、67 亿元的沿太行高速焦作段、60亿元的焦平高速公路、20 亿元的大别山水网 EOD 等重大基建项目,并承接了超过 100 亿元的光伏安装及施工项目;此外,还通过“策划+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模式,落地了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等文旅项目。全年累计新签合同金额 2874
亿元,其中新签基建项目 1073 亿元,占比 37%,同比提升 10 个百分点。
抓回款稳融资,强化流动性管理。通过分片包干、强化考核、创新模式,实施应收账款清收专项攻坚行动。争取属地政府支持,稳定必要的融资规模,守住了流动性安全的底线。
抓管理强科技,努力构筑竞争优势。制定工程管理体系评价办法,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强化科技服务生产经营理念,优化科技考核评价体系,增强科技经营能力。进一步加强工程创优工作,全年累计获得“鲁班奖”、“中国优质工程金奖”、
“李春奖”等行业最高奖项 26 项;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 3 项,发布国家标准 5
项;挂牌首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增 3 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4.金融产业狠抓产业资本化重点项目,努力稳定经营业绩,推动转型升级
推进股权、债权等综合金融业务,稳定经营业绩。围绕数科、商管、园林、酒管、物业等业务,推进资本运作,相关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进一步提升 ABC三大平台业务能级,推进成品油供应链业务,数字银行存贷款规模快速增长。
5.其他综合产业积极把握市场机遇,推动业务增量提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能源产业。做强煤炭战略采购、储运及保供平台功能,扩大与中煤、国能、晋能、陕煤及内蒙古各煤矿的中长期业务合作,着力获取上游煤炭资源,年采购量增加至 1500 万吨,并获得铁路运力及港口仓储配套。同时,在持续巩固上海地区已有客户的基础上,开拓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等其他省区客户,
扩大市场份额。汽车产业。积极应对市场压力,努力稳定销售业绩和经营效益,并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增设新能源汽车销售业务。商贸产业。依托贸易港平台,参与第六届进博会,组织了 30 个国家 200 余个品牌参展;同时,积极参与上海“五五购物节”、海南消博会等地方重点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业务流量。酒店旅游产业。把握疫情后行业复苏回暖的契机,全力提升酒店、旅游、会展等业务的经营业绩。其中,酒店业务,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业务规模,且部分直营酒店较疫情前有大幅增长;会展业务,年内共举办展会活动 112 场,“周周有小展、月月有大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
稳定融资,降低财务费用。继续推进贷款展期、稳定续贷及新增贷款工作。完成 31.6 亿美元境外美元债及 17.8 亿元境内公司债展期工作。推动各商业银行下调贷款利率。加强团队建设。实施“激励一线业务绩优人员指导意见”、“核心管理人员激励方案”、“业绩突围激励办法”、“条线攻坚专项激励办法”等一系列措施,重点激励贡献突出的一线人员,稳定了核心团队,提振了团队士气,强化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加强党建及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实际,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
三、2024 年主要工作计划
(一)形势分析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2024 年,外部环境总体在改善,积极有利的因素在增加。集中表现为:一是党和国家坚定不移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方针,并要求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反映了党和国家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迫切愿望,总体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二是相对宽松的政策持续

热门股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