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股吧

MORE+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股票大全 > 智慧能源股票 > 远东股份: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公告 (sh600869) 返回上一页
远东股份(600869)  现价: 3.44  涨幅: -2.55%  涨跌: -0.09元
成交:3680万元 今开: 3.52元 最低: 3.43元 振幅: 2.55% 跌停价: 3.18元
市净率:1.62 总市值: 76.35亿 成交量: 106131手 昨收: 3.53元 最高: 3.52元
换手率: 0.48% 涨停价: 3.88元 市盈率: 34.06 流通市值: 76.35亿  
 

远东股份: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公告

公告时间:2024-06-04 20:25:04

证券代码:600869 股票简称:远东股份 编号:临2024-043
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
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
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24年4月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远东智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上证公函【2024】0395号,以下简称“《监管工作函》”)。公司已于2024年5月29日对监管工作函部分问题进行了回复,详情请见《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2023年年度报告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公告》(公告编号:临2024-039)。现就《监管工作函》中问题一、问题二、问题四的相关内容回复如下(以下回复如无特别说明,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万元):
依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号——年度报告的内
容与格式》(以下简称《格式准则第 2 号》)、上海证券交易所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等规则的要求,我部对你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进行了事后审核。根据本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13.1.1 条的规定,请你公司进一步补充披露下述信息。
问题一:关于智能电池业务。年报披露,公司智能电池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锂电铜箔、锂电池,2023 年实现营业收入 5.90 亿元,同比增长 19.12%,毛利率-17.77%、
同比减少 11.51 个百分点,净利润-6.58 亿元,且连续 4 年出现亏损。报告期内,
智能电池业务营业成本 6.95 亿元,同比增长 32.02%,其中原材料成本为 4.77 亿元,
同比增长 28.11%,人工成本为 7775 万元,同比增长 120.27%,燃料及动力为 5435
万元,同比增加 61.69%。公司称收入、成本同比增加主要系 2022 年 11 月新增并表
圣达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达电气)。
请公司补充披露:(1)公司对智能电池业务未来规划,以及智能电池业务连续亏损但公司继续投入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答复:
(一)智能电池业务连续亏损但公司继续投入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智能电池业务 2021 年-2023 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情况如下:
单位:亿元
科目 2021 年 2022 年 2023 年
营业收入 9.96 4.95 5.90
净利润 -3.56 -3.84 -6.58
1、新能源行业市场广阔
近年来,随着国家“十三五”、“十四五”能源战略规划的持续推进,各行各业低碳、节能、数字、智能等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尤其是新能源行业如新能源汽车、储能、轻出行等领域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新能源行业的市场需求亦是持续攀升。
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8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速将超过25%。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超500GWh,到2030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300GWh,市场规模将超3万亿元。起点研究院(SPIR)预测,2029年中国电动两轮车锂电池市场规模将会达到309亿元,出货量将会达到38.6Gwh,中国锂电两轮车渗透率达到35.2%。
2、公司在新能源行业的情况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持续发展,如宁德时代、LG新能源、派能科技、鹏辉能源、嘉元科技等众多企业进军并持续加大在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扩产。
2012年以来,公司持续推进电力新能源战略,不断完善电力新能源产业规、投、建、运、终端能源管理的整体方案及成为相关产品解决商,虽然在公司发展期间上述战略推进有所放缓,但公司始终坚持在电力新能源产业链上的战略坚定。
公司在锂电池业务层面设立子公司远东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电池”),远东电池下设江西远东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远东电池”,生产产品主要为三元系列18650、21700圆柱锂电产品)、远东电池江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东电池江苏”,生产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系列软包/方形锂电产品)、江西远东锂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远东锂电”)。其中公司孙公司江西远东电池自2009年进入新能源锂电池行业,为国内较早进入该行业的先行者和拓荒者之一,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人才。目前公司锂电池业务布局储能、轻出行、电动工具、智慧家居等领域,已成为小牛电动、纳恩博、博力威、石头科技等企业的供应商。
此外为持续落实电力新能源战略,公司在2017年投资建设锂电池上游锂电铜箔项目。目前公司锂电铜箔业务,在深化与宁德时代等客户战略合作的基础上,实现海辰
储能、鹏辉能源、天鹏电源、晶科储能等批量供货,持续为战略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公司创业39年以来,在智能缆网领域积累了包括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能源集团等超过2万家战略客户及彼此基于产品的商业信任,通过“缆储一体”营销模式,在发电侧储能、工商业储能等领域高效推进相关合作,持续推进全场景储能业务,获得海外户储市场的认可。
综上所述,公司智能电池业务,虽经历宏观环境、市场波折、行业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连续亏损,但智能电池业务所在行业市场前景广阔,在众多企业加大在新能源行业的投资/扩产的情况下,公司持续服务战略客户、不断拓展市场份额,并在内部运营中积极通过提质增效、提速增效、优员增效、降本增效等举措,降低成本,在保持战略方向的前提下,努力提升智能电池业务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对智能电池业务未来规划
近年来,受宏观环境、疫情、锂电池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锂电池及上游锂电铜箔行业面临挑战有所增加,公司智能电池业务虽然增加了众多战略客户,但由于如储能业务等相关业务尚处于市场开拓和产能释放期,且受碳酸锂价格深度博弈,下游客户持续处于谨慎观望状态,订单减少,导致锂电池业务产能利用率较低,固定成本摊销较大。此外公司锂电铜箔业务受锂电池行业影响,铜箔加工费持续下降。受上述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智能电池业务亏损。
虽然公司智能电池业务面临上述挑战,但公司将持续聚焦智能缆网、智能电池、智慧机场三大业务。智能电池业务将积极抢抓双碳和电气化的战略机遇,聚焦高端消费和储能市场。充分发挥“缆储一体”协同优势,拓展工商业储能、发电侧储能市场。积极深化海外市场布局,抢抓户用储能市场份额,同时持续优化客户结构,提高毛利细分市场占比。从轻出行、电动工具拓展到电摩、移动储能、智慧家居等细分市场,重点聚焦头部企业客户,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抗风险能力。在推进储能产品方面,专注于低成本和高性能技术的开发,致力成为高端消费与储能细分市场和区域市场的第一品牌。
加快铜箔产能建设,打造铜箔行业首家灯塔工厂,聚焦在5μm、6μm和高抗高延等铜箔产量的迅速提升。持续加强铜箔专业人才的储备,加大超薄、高抗高延铜箔的研发投入,推进数智化升级,打造“品质优、交付快、服务好、成本低”的差异化核
心竞争力,深入绑定战略客户,扩大高毛利和高性能铜箔产品的销售占比,同时加快推进复合铜/铝箔等产品技术、产业规划。

(2)智能电池业务原材料构成、价格变化情况,量化说明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对该业务成本的影响,并与同行业公司进行比较说明合理性;
公司答复:
公司智能电池业务由锂电池和锂电铜箔业务构成,分业务的原材料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3 年 2022 年 同比
锂电池 锂电铜箔 小计 锂电池 锂电铜箔 小计 锂电池 锂电铜箔 小计
收入 27,368.56 31,608.69 58,977.25 42,694.25 6,815.16 49,509.41 -35.90% 363.80% 19.12%
毛利 -6,569.61 -3,912.22 -10,481.84 -4,003.36 901.80 -3,101.56 64.10% -533.82% 237.95%
成本 33,938.17 35,520.91 69,459.09 46,697.61 5,913.36 52,610.97 -27.32% 500.69% 32.02%
成本其中:
原材料 22,913.96 24,753.49 47,667.45 32,236.15 4,972.21 37,208.37 -28.92% 397.84% 28.11%
人工工资 3,164.64 4,610.21 7,774.85 3,246.59 283.15 3,529.74 -2.52% 1528.20% 120.27%
燃料及动力 1,842.38 3,593.11 5,435.49 2,932.92 428.84 3,361.76 -37.18% 737.86% 61.69%
折旧 5,075.30 1,571.53 6,646.83 6,934.49 181.16 7,115.65 -26.81% 767.49% -6.59%
其他 941.90 992.57 1,934.47 1,347.46 48.00 1,395.45 -30.10% 1,968.00% 38.63%
原材料金额相对上年增加10,459.08万元,增长28.11%。其中:锂电池下降9,322.20万元,下降28.92%;锂电铜箔增加19,781.28万元,增长397.84%。
(一)锂电池
公司锂电池产品单位材料成本分析如下:

热门股票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