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三聚环保股吧 > 三聚环保的生物质业务,前景如何 返回上一页

三聚环保的生物质业务,前景如何

幸淞

(发表于: 三聚环保股吧   更新时间: )
三聚环保的生物质业务,前景如何
股友针对三聚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关于生物质业务的前途,最近想了一下,觉得有必要审慎对待。因为秸梗还田肥田本身是机械化农业一个较简单的操作,无需三聚来做这个生物质处理来获取生物质肥料。生物质处理所取得的油料其实把一部分肥料从田里拿走了,不利于农田的长期肥力。只有在油价很高或油料紧缺的时候才有真正的价值。我现在来为爱同学解答这个问题,顺便说一下三聚生物质。请耐心往下看。先说个例子,今年国庆前去新郑枣园摘枣,一进入郊区地界,就见到村镇的面包车开着高音喇叭围着农田的路边转悠边周而复始的宣传:严禁焚烧秸秆,违者罚款500,有焚烧痕迹者,按痕迹所在地追究。因为投资三聚,三聚很重要的一项业务跟秸秆有关,当然就引起我的兴趣,我观察了一下,见枣园附近的农田,土壤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麦秸秆,已经粉碎过了,但是还没有进行翻耕,农田里没有农民,我就问枣园的大爷为啥不铺上了不翻耕,大爷说是预报了这两天要下雨,在等下雨,下过雨后,土地比较湿润松软,就可以自己翻,一是翻耕容易些,二是相对可以翻的深些,翻耕后也不必再浇水沤肥。问大爷大家伙愿意这样秸秆还田吗,大爷笑笑:现在罚的厉害,管的严,不敢烧,不愿意也没办法。可见,农村现在是很重视这个秸秆焚烧,不仅对环境污染态严重,而且很不安全,一旦发现焚烧点,就对当地政府追责并重罚。但是,依然会有农民冒着风险在干,那是为啥呢,为啥就不愿意秸秆还田呢。现在来分析一下。几十年前,也就是人工收割年代,农民舍不得烧秸秆,运回家码在房前屋后,生火做饭,是农村重要能源来源、牲口饲料来源;另一个用途是造纸,上世纪90年代,农村小造纸厂遍地开花,也消耗了不少秸秆。最近十几年,普遍使用机械化收麦子,玉米、水稻等农作物,但是机械化收割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机器不能将秸秆完全打碎,会留下十几厘米长的秸秆茬,原来人工收割时农民大多贴着地皮收割,下次耕种之前,耙一遍地就可以把秸秆根埋在土里当肥料,现在机械收割留下的秸秆茬太长,耙一遍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再粑一遍费时又费力,一亩地大概要多付出几十元的劳动力成本,脑子没问题的都不愿意这么干。那产生的秸秆咋弄,是不是可以像以前一样收集起来运回家囤积着用呢?现在啥年代了,农村基本很少再用秸秆提供能源,也很少饲养牲口作饲料,小造纸厂因污染严重早就被政策禁止,农作物耕种也普遍使用化肥。秸秆没用途了,若要清理就要搭上额外的人力物力,也很少会有农民考虑到环境污染之类的,结果就一烧了之最省事。就我所在省份河南来说,焚烧秸秆严重,屡禁不止,媒体做过专门调研,如不选择焚烧秸秆,而是像以前一样收割回家,对于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调查显示:”拿玉米秸秆来说,玉米收割1天,剥皮2-3天,晾晒2-3天,等等,之后把玉米运回家,收获过程是7-10天。这样,剩在地里的,就是玉米秆了,以10亩地为例,单单把玉米秸秆归拢好,再拉回家里垛起来,这个过程至少需要4个劳力齐心协力辛辛苦苦干上3天。”现在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劳动力极度短缺,一到收割季节都要从外地赶回来抢收,再让他们花费时间、精力、金钱收拾这些“垃圾秸秆”无疑就是笑话。那么,剩余不多的劳动力慢慢收拾地里的秸秆可行吗?举个例,河南省的广大农村,秋收玉米以后,随即要赶着冬播小麦,间隔10天左右,这期间要把秸秆清走才能继续耕种,如果慢慢收拾需要十来天,这样就会耽误农时得不偿失。那么, 不清理直接秸秆还田可行吗?政府禁止焚烧,提倡秸秆还田,认为这处理秸秆问题最绿色环保的方式,本来是好事,但是农民却并不买账,为啥,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一个钱字,说白了就是对农民来说成本太高了。秸秆还田需要多加两道程序,一是把秸秆继续粉碎,越碎越好,至少一遍或两遍,二是深耕,深埋在地下。目前农民普遍采用的是浅耕,因为深耕的费用要高一些。央视曾经调查过,秸秆粉碎一遍30元,粉碎两遍50元,深翻一次,40元到50元,这两道程序下来也就是100块钱。一亩地玉米产量在1000多斤,收购价格也就不超过一千元钱,耕地、种子、化肥成本已经花费了300元,如果在秸秆还田的话又要增加100元的成本,农民是傻子吗?除了经济成本,秸秆还田还有其他问题,比如在南方,地里一放水,浅耕的话打碎的秸秆就会漂浮起来,深耕的话,秧苗较难插进去,就算插进去,也可能因为秸秆把秧苗压挤,不见阳光而腐烂,而且埋在地下的秸秆会隔离土壤,种子接触不到土壤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另外,秸秆分解依靠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而微生物生存繁殖要有合适的土壤墒情,土壤过干,会严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减缓秸秆分解的速度,因此秸秆还田后要及时浇水补充墒情,促进秸秆尽快分解;还有,秸秆还田中所面临的另一项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及时补充氮肥,因为秸秆含氮量低,碳氮比高达60:1,而秸秆分解最佳的碳氮比在25-30:1,秸秆分解时需要微生物帮忙,微生物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氮,才能完成腐化分解过程,如不增施氮肥,微生物必然会与作物幼苗争夺土壤中的氮,从而影响幼苗正常生长。 若图省事不补肥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如山东寿光稻田镇东斟灌村,因秸秆还田后未补充氮肥,使得小麦苗期长势弱,产量降低15%以上。拿玉米秸秆来说,约亩产500-700公斤秸秆,还田后要调整秸秆的碳氮比,需要在翻耕前撒施尿素25-30公斤或碳酸氢铵碳酸氢铵50-70公斤。可见,除了增加的100元成本以外,这浇水,补肥,也都是要额外消耗财力物力人力。国家从1999年开始就禁止焚烧秸秆,各地也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但燃烧秸秆的现象并没有得到遏制,近两年由于措施严厉,焚烧是少了很多,但是农民也都不是心甘情愿,都是迫不得已而已。因为无论惩罚还是补贴手段,都不足以解决农民的问题。其中的关键还是在于一个钱字,如果每处理一亩地的秸秆政府能给以有足够的补偿,或是有其他的途径,比如卖掉秸秆能产生额外的收入,农民肯定不会冒着罚款的风险烧掉。现在来说说三聚的生物质。在环境污染越发严重,环境治理燃眉之急的时机, 三聚适时的进入秸秆领域,无疑是极具战略眼光的。我们来看看其战略部署。1)2016.6.28,黑龙江三聚北大荒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北大荒股份公司会议室成立。经过极其艰苦的谈判,三聚控股52%。(请注意公司的措辞:”极其艰苦“四个字,按说北大荒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为何把控股权拱手相让,一是足见三聚管理层的睿智和高超的谈判技巧,二是足见三聚生物质的技术含量,否则北大荒完全可以另辟蹊径,国内研究生物质的也不止三聚一家)。新公司的成立,是三聚为实现“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生物质规模化高效转化关键技术并推进产业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北大荒是我国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拥有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也是我国最大的生物质资源拥有者和集中地。新公司充分利用北大荒的资源、市场优势和三聚的技术、资本优势,开发和推广绿色复合肥、土壤改良剂、绿色燃料等绿色环保产品,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品质,以缓解因秸秆燃烧带来的空气污染,减少CO2排放,践行三聚环保“天蓝、水清、地肥、人善”的发展理念。2)2016年7月26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秸秆综合利用精准扶贫项目---碳基复合肥、土壤改良剂、绿色燃油燃气,同时利用玉米芯产阿拉伯糖、木糖醇。3)2016.8.18,新疆建设兵团第四师(位于伊利河谷境内)18个农牧团场---秸秆综合利用,拟建合资公司、拟建炭基肥厂区,利用四师秸秆资源共同开发炭基肥、土壤改良剂、绿色能源。4)2016.8.23,河南新乡---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项目,通过产业与农合社合作解决秸秆收储运与集中加工,引领绿色生态农业持续发展。5)2016.7.15,在北大荒股份公司兴凯湖农场第一届三聚环保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技术研讨培训---三聚分别在北大荒兴凯湖、黑龙江七台河、吉林通化、山西方山、河南卫辉、湖北荆门、江苏宿迁、内蒙额尔格图、山东临邑等11个试验点进行了8年多炭基肥田间肥效试验。据检测结果,炭基肥试验田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作物长势喜人。2016.8.26,三聚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第二届技术研讨培训班---集中战略布局、多点分散合作的商业模式,利用三聚的技术,以统一的标准、统一的布局、统一的品牌实现一种综合的盈利模式,引领未来的绿色能源发展,通过基础研究与顶层策划达到提供全球一流的绿色化学品与服务增值的目的,在绿色发展道路上成为世界的佼佼者。指出通过与当地有关部门合作实现秸秆高效低成本收储运难题,在炭基肥、绿色燃料、生物质碳材料三个秸秆利用领域生产高附加值绿色产品。建立绿色工程中心,实现从收集到生产一条龙产业化,打造世界秸秆利用一流企业,缓解生态压力,为国家节能减排做出贡献。据多年田间试验结果,中国生物质第一人、南农大学潘根兴教授做了精彩报告。6)三年之内10套分布式碳基复合肥的示范装置已立项并逐步开工建设,世界上能生产碳基复合肥的,三聚已经是最大的了。7)公司17年将组织液体肥料的试产和使用试验。液体肥料的使用有严格的许可要求,需要做大量的试验,还有配套的液体施肥设备。8)2016年9月2日-5日首届中国国际秸秆产业博览会在长春农博园举办,三聚展出了秸秆颗粒、秸秆生物质炭、生物质炭有机无机复合肥、液体肥等系列公司产品。16年,三聚在全国现行推进数个万吨级炭基肥示范基地;到2020年,秸秆生物质利用规模将达1000 万吨级规模。9)2016年9月5日与北京环境交易所签署低碳战略合作协议 ,为三聚在全国范围内的低碳减排、绿色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一直关注全国碳市场的建立,希望可以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以环交所环境权益交易服务一体化平台为依托,开展跨区域高层次合作,共同推进低碳项目实施、碳资产开发和碳金融创新。环交所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特许经营实体、国家发改委备案的首批中国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市政府指定的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交易平台、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环境权益交易市场之一。(注意:天交所+北交所。每处理1吨秸秆,碳减排0.7吨。1000万吨生物质处理规模=700万吨减排。碳交易即将启动,碳交易价如果按平均30元/吨,收入2亿/年。)时间有限,码字不易,关于生物质,想说的其实真的还有很多,三聚之所以把生物质摆到首要位置,是有其战略意图。从三聚的战略布局中,我看到的是一家如此高瞻远瞩的民营企业,不知投资者从中能否窥视到三聚的未来??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邰特峥
    高瞻远瞩赚大钱
    2016-10-11 15:26:19

    回复

  • 尤香桶
    写的真好
    2016-10-11 15:36:10

    回复

  • 白施洲
    你了解这么多?是工作人员吧,佩服佩服
    2016-10-11 15:55:56

    回复

  • 古有
    正解
    2016-10-11 17:07:05

    回复

  • 红名况
    赞!深切感受到生物质能美好的未来!
    2016-10-11 18:15:54

    回复

  • 庄姝虎
    好人哪
    2016-10-11 18:34:02

    回复

  • 荣狩
    1、好贴!这样的帖子多多益善,垃圾贴越少越好。感谢作者!2、生物质技术,利国利民利股民,若干年后,农村一定更美,农民一定更富!
    2016-10-11 18:42:46

    回复

  • 满唯射
    2016-10-11 19:10:53

    回复

  • 邰佩
    为青山蓝天为后代也要支持三聚。
    2016-10-11 19:16:00

    回复

  • 晁岸炊
    2016-10-11 20:58:20

    回复

  • 扈耕纾
    专业
    2016-10-11 21:02:25

    回复

  • 向姗
    国家应大力支持公司迅速推广
    2016-10-12 05:49:21

    回复

  • 匡局悠
    100个赞,分析阐述太棒了,看到了三聚的未来,将是快速拥有千亿市值的民营企业大公司!!!
    2016-10-12 08:49:57

    回复

  • 俞伦系
    2016-10-12 11:23:47

    回复

  • 雷得赴
    2016-10-12 12:35:14

    回复

  • 晁书夙
    三聚公告栏为什么查不到三聚重大合同公告
    2016-10-12 12:37:26

    回复

  • 汤叮股
    2016-10-12 12:37:42

    回复

  • 瞿份洋
    楼主对公司动态熟悉,对生物质前景分析有深度,顶
    2016-10-12 12:47:01

    回复

  • 能中
    给老乡大大的赞,很接地气很专业的分析,谢谢!
    2016-10-12 14:48:59

    回复

  • 逄坪右
    好帖,赞赞赞
    2016-10-18 07:17:25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