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微芯生物股吧 > 微芯生物怎么看待微芯生物的股价变化“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中国人喜欢“ 返回上一页

微芯生物怎么看待微芯生物的股价变化“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中国人喜欢“

和匹

(发表于: 微芯生物股吧   更新时间: 2020-09-29 09:56:21)
微芯生物怎么看待微芯生物的股价变化“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中国人喜欢“
微芯生物怎么看待微芯生物的股价变化“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中国人喜欢“9”这个数字,因为“九”意味着“长长久久”,象征着“九九归一”。今年是微芯生物创立的第19个年头,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九,也是微芯生物作为首个创新药企业登陆科创板半载之时。成立于2001年的微芯生物赶上了2003年的SARS危机,2005年前后产品进入临床阶段遭遇资本市场“黑天鹅”,2008年遇到了美国金融危机和创始人家乡大地震,而今又遭遇了波及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这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可避免地冲击到企业的正常运营,不过相比其他年轻没遭遇过太多挫折的创新药企业,微芯生物一路走来可谓是已经经历过了各种大风大浪。2019年8月12日,微芯生物正式在科创板上市,成为我国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原创新药企业。作为掌舵者,鲁先平博士是如何看待公司股票在二级市场起伏跌宕的?微芯生物的远景目标是什么?元宵节前夕,微芯生物总裁鲁先平接受了医药魔方的远程采访。九死一生的背后,是巴蜀基因的乐观医药圈内的人大多数知道,鲁先平是一位极其豁达、乐观的企业家、科学家,从他经常在朋友圈里发布的内容便可领略一番。在21世纪初,仿制药遍地走的情况下,微芯生物为何要做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可能需要从创始人鲁先平的经历说起。成长于“天府之国”的鲁先平,从小耳濡目染了司马相如、李白、杜甫等古人的智慧和哲理,不仅擅长科学、绘画、摄影、运动,还是一个追求极致和自由的探索主义者。用鲁先平的话说,「巴蜀文化中掺杂的喜剧元素,让他从小懂得去甄别,不轻易人云亦云,这是一种追求内心坦然与豁达的平民文化。」。在成都吃串串,是鲁先平的乐趣之一之所以取名“微芯生物”,是因为鲁先平团队率先洞察到微阵列芯片技术在小分子药物筛选的前景。相比传统的方法,微阵列芯片技术能够高通量筛选,实现“一览众山小”的效果。创立微芯生物之前,鲁先平在美国就有丰富的创业经历,他先后参与创建了Maxia药物公司和Galderma Research生物技术公司,并以不菲的价格出售转让。“我是2000年冬天回国,融资总体比较顺利,且目标很明确,第一次融资的金额保证至少一个产品完成临床前研究并拿到临床试验批件。”鲁先平回忆道,“非典对公司有一定影响,但只是相对的。我个人主要是减少了出差去北京的频率,对项目进度带来一定影响。这一方面可能与当时的疫情程度有关;另一方面是微芯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采取很激进的战略,团队规模是根据实际需求有序扩张,并没有出现说因突发疫情就无法生存的困境。”聊起公司最困难的时候,鲁先平认为是2005年前后。尽管从公司发展来看,这段时期取得了跨越式的突破:原计划只能完成一项临床前研究的资金,取得了2项战果,且首个申报临床试验的品种西格列他钠仅用了6个月就拿到了临床批件,西达本胺从递交IND到拿到临床批件也仅用了11个月,远超出了同行水平和投资者的预期。鲁先平计划带领团队大干一场,发力“最烧钱”的临床试验,并顺势展开新一轮融资。然而,就在融资过程中,募集的资金却迟迟难以到位。原来一心扑在科学方面的鲁先平打听到了真实原因,不是因为公司不行,而是因为中国证监会原计划于2005年开启的“创业板”被搁置,而临床试验的耗时较长,投资者担心短期内找不到合适的退出通道,有些犹豫。“创业板当时号称将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突然间不开了,投资人肯定犹豫了,因为退出机制被阻断了,而我们开展临床试验又要花很多钱,所以那个时候最困难。”鲁先平坦言。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明知道公司有可能被 “清算”或者是自己得“出局”,但鲁先平并不畏惧。“在当时的环境下去做原创新药,需要一种信仰。可能是骨子里的乐观,让我坚定了做这件事。”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资本市场的无情让鲁先平意识到不能仅有一腔热血,更需要基于经济形势和社会形势从长计议。当市场缺乏创新药物的研发基础和生态环境时,他就不断地去说服政府和投资者;当政府出台的法律法规不能适用于新药开发时,他就努力地去做一个批评的建设者,身体力行地推动着药政改革。不少业内人士称赞鲁先平这种“先驱”作风,因为从临床前研发到申报临床试验,从临床试验推进到委托合作生产(MAH)以及到市场准入的改革进而被写入最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皆有他作为“批评者”和“实践者”的不懈探索。做原创新药,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众所周知,技术、人才、资本是创新药发展的三大要素,其中资本制约是创新药发展的最大瓶颈。一款生物创新药需要十多年的孵化时期,在企业的账上,越到后期临床,越是接近上市,越是亏损得厉害。然而在鲁先平创业之初,整个的中国大环境是不支持这种商业模式的。甚至有媒体提出质疑,直言微芯在中国若能成功将是“小概率事件”。因为在当时,“放长线”做原创新药远不及做仿制药的小投入赚快钱来得划算,企业的逐利性不允许其把目光放得长远些。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没有原创新药,医药产业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便无从谈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做创新药更是如此。在2005年前后经历融资困难的微芯生物,只好另辟蹊径,鲁先平结合海外的创业经验,发掘对外许可(license out)或是一种可行的途径。2006年,微芯生物将国内完成临床前评价的西达本胺,除中国以外的海外专利开发权以2800万美元授权给一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沪亚。微芯生物开创了中国创新药对欧美进行专利授权的先河,西达本胺成为中国首个授权美国等发达国家使用境外发明专利以实现全球同步开发与商业化的原创新药。2014年底,西达本胺获得国家药监局有条件批准上市,填补了国内外周T淋巴瘤治疗领域的空白。2019年11月,西达本胺治疗复发或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的适应症也获批上市。回首微芯生物近20年的发展,鲁先平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开发原创新药的漫长道路。如果说2005年创业板的“暂停键”给中国原创药企的发展泼了一盆冷水,2019年启动的科创板则是为中国原创药企的发力提供了充分的粮草弹药。微芯生物搭上了此次机遇,通过登陆科创板,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并借力成长为一家以科学驱动为核心创新引擎,丰富原创新药产品管线为基础,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上市不是终点,微芯要做一家百年老店当然也有不少投资者表示,微芯生物在二级市场的股价较上市初的最高点已经下跌近半,当记者问到鲁先平什么感受时。他表示,从创立微芯的第一天起,上市就不是公司的最终目标,充其量只能算作发展途中的里程碑之一。在鲁先平看来,微芯生物不同于其它新创企业的显著特征是,经过了近20年的厚积薄发,他们很清楚公司的生命力和潜力所在。以企业文化为例,鲁先平在公司积极倡导“家文化”,也就是同事之间职务上有高低之分,但人格上是平等的。在采访过程中,鲁先平甚至主动谈起了他高中最爱读的小说 《简爱》,并喃喃自语“当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我们是平等的。”“无论是我本人还是高管团队的其他成员,都不太会将过多精力关注一朝一夕的股价变化,运营好公司才是我们的使命。”鲁先平表示,不在意微芯生物短期的股价变化将眼光投向长远,把微芯生物做成百年老店。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