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卷品

(发表于: 华讯方舟股吧   更新时间: )
有意思

华讯方舟董事长吴光胜:太赫兹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要素

2018-09-03 17:15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凌昂
    这是整俩年前的宏图,俩年后的今天,已物是人非了。把公司整的快要退市的边缘了,什么原因呢?认真总结一下吧。主要还是管理不善,经营理念落后,用人不当。
    2020-09-04 20:37:20

    回复

  • 包判往
    垃圾吴
    2020-09-04 22:50:43

    回复

  • 宓原
    这是吴光胜的小三在这乎由害人
    2020-09-06 10:54:56

    回复

  • 范艾
    1)华讯方舟上市公司的产品主要是军工通讯信息化(C4ISR) , 这是手里的饼; (2)现在在画的饼还有军用ar头盔 、 反隐形雷达 、 电磁监测系统 、 无人机这些研究中的项目; (3)将来要吃的饼还有大股东的其他军工资产 , 不一定会吃的饼有大股东的移动宽带业务 、 太赫兹技术 。 华讯方舟的主要逻辑(兼本文目录) 1 、 行业属性 , 军事信息化 , 符合国防发展趋势 , 容易享受高估值 2 、 技术密集型 3 、 牛逼管理层+体制优势 4 、 轻资产模式 5 、 稀缺性 6 、 地域因素 7 、 定增项目的预期 8 、 大股东资产注入预期 9 、 各种黑科技题材 , 想象力爆炸(顺便聊聊题材股炒作的路和华讯方舟将来可能的炒作路径) 目前的主要顾虑 1 、 公司对小股东态度 2 、 业绩增长持续性 3 、 不考虑内生和外延预期 , 仅仅南京华讯和成都国荣的估值仍然偏高 4 、 大股东对市值管理的态度 5 、 二股东减持因素 作者:布怕死 链接:https://xueqiu.com/1295242367/75354859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0-09-06 12:43:55

    回复

  • 满唯射
    正文 一 、 重组过程 先看看华讯方舟重组了啥 , 其实我不太想写 , 因为熟悉的朋友已经很熟了 , 主要写给没研究过的朋友看 。 原先上市公司名称:恒天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原大股东(现二股东):恒天集团有限公司 大股东: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重组后上市公司名称名称:华讯方舟股份有限公司 1 、 重组了啥? 15年7月份实施(方案更早 , 和我们没关系了) , 15年10月份更名 。 第一是把原来恒天天鹅的旧资产卖给新的大股东华讯方舟科技 , 然后把大股东的资产(1 、 南京华讯2 、 成都国蓉)置入 。 重组过程中的差额用现金补足 , 而没有发行任何股份 , 所以并没有稀释总股本 , 对小股东无疑是友好的 。 2 、 公司是做啥的? 1 、 南京华讯主要产品智能自组网通信系统级系统所需终端设备 。 抄研报的话估计大家也不会看 , 我的理解是军用物联网 。 (研报里说的C4ISR , 不贴了 , 感兴趣问度娘) 2 、 成都国蓉主要产品无线电监测(频谱管理)系统 、 测控系统 、 模块化产品 、 仿真软件级给予GIS 平台的线控软件 。 测控方面的 , 目前体量比较小 。 其实公司还搞了一次增发 , 但是黄了 , 其实也不是特别黄 , 后面我们慢慢聊 。 3 、 估值咋样? 我统计了下去年至今各券商给的业绩预测 你看我连券商给的业绩预测平均数都没算 , 因为这些预测给我的感觉是真jb扯 , 为什么呢…… 实际的盈利是这样的 上半年1.17亿净利 , 但公司自己透露 , q1q2利润中有大约7000万元是在2015年已经实现 , 但是未确认在15年年报中的 。 所以上半年真实利润只有5000万啊!(虽然大规模收入会到四季度才确认)但搞笑的安信证券 , 你最早覆盖的居然自欺欺人 , 因为去年的饼给今年吃了 , 就又给明年画了张更大的饼 。 其他券商的业绩预测还有更扯的 , 不提了
    2020-09-06 12:45:14

    回复

  • 邱孰刹
    二 、 主要逻辑 1 、 行业属性 华讯方舟主营属于军工行业中的军事信息化 , 这部分符合国防发展趋势 , 行业上来看属于景气行业 , 券商研报动辄千亿市场 。 潜在市场多大我不清楚 , 但军工行业因为不透明 , 经常有事件催化 , 波动也大 , 所以经常会享受高估值 , 而军事信息化相信应该比重工业给的估值高一些 , 前景也更好 。 2 、 技术密集型 这个主要是从大股东华讯方舟科技来看 , 企业的基因就是重视研发 , 技术密集 。 这里我抄抄研报算了: “总部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乡华讯方舟移动宽带产业园 , 以华讯主导的中国天谷为基地依托 , 华讯目前设有深圳运营总部 、 成都云计算基地 、 长春高铁通信基地 、 荆州微波生产基地 , 华讯方舟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全资子公司及控股子公司21 家 , 另有一家研究院 。 据南方日报(2015-08-07)公开报道 , 中国天谷建成后将实现“一个总部 、 六个实验室 、 五大中试检测产品线” 。 “六个实验室”包括超高速移动宽带通信技术工程实验室 、 射频实验室 、 微波信号处理实验室 、 可靠性实验室 、 EMC 实验室 、 无线电软件算法实验室; “五大中试检测产品线”包括超高频卫星宽带设备 、 超高速移运宽带系统及终端产品 、 微波集成电路中试检测与小规模量产基地 、 智慧运营中心 、 智能自组网数据通信系统 。 将引领太赫兹 、 毫米波 、 卫星宽带通讯等前沿领域的基础技术及应用技术的研发 , 形成微波核心芯片 、 卫星宽带系统设备 、 太赫兹应用产品的中试检测生产基地 , 届时将吸引超高频微波通讯 、 新材料 、 物联网 、 云计算 、 数字虚拟技术 、 自动化控制 、 金融创投等领域的总部型企业集聚 , 形成以华讯为龙头的体现国际 、 国内先进水平的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 , 并在周边培育若干产值过百亿的配套园区 。 ” 3 、 牛逼管理层+体制优势 摘自苏州日报“华讯以年均400%的增长速度 , 从2009年初到宝安时的6000万产值到如今上百亿的规模 , 彰显出战略性新兴企业在宝安这块沃土上肆意奔腾的“宝安速度” 。 纯正军工股叠加民营企业体制优势 。 4 、 轻资产模式 这个在[at=8908112755620180]@林中行[/at] @phdjiang 前辈的文章中都分析了 , “华讯科技2014年底的总资产为97.38亿元,净资产只有7.88亿元;以华讯科技这次注入上市公司的军事通讯资产来看,2014年底的总资产为6.63亿元,净资产只有1.07亿元”这样看资产是很轻了 , 但是负债率也高 。 这部分资料我没查 , 公司季报看上市公司净资产在22亿 。 那么就要看轻资产模式是不是能迅速复制并扩张?我比较关心回款的制约问题 , 查了下季报: 起码从季报上我没得到积极的印证 , 因为应付款项少了 , 应收款项增了……暂时看做是季度订单变化带来的影响吧 。 但轻资产或可以迅速扩展的商业模式 , 这里要打个问号 作者:布怕死 链接:https://xueqiu.com/1295242367/75354859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2020-09-06 12:45:46

    回复

  • 蓬洹
    这货是吴光胜的小仨

    景畜: 被客气,割吧,低于2元我的要[大笑]

    韦命: 低于2元,我都会买

    2020-09-07 09:20:09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