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双鹭药业股吧 > 也许不错,一万年太久。 返回上一页

也许不错,一万年太久。

舒光

(发表于: 双鹭药业股吧   更新时间: 2021-05-26 17:41:11)
也许不错,一万年太久。

   可能是因为自己在医药医疗行业很久了,所以买股票对医药医疗一直作为投资主选。2018年3月买双鹭药业的时候最高赚了几乎80%,期间还融资做了波段。18年下半年没赚一分出来。2020年8月开始买双鹭药业,当时的理由觉得它没涨,其他医药都涨的不错了,虽然它的辅酶和来那出意外,但已经消化一段时间了。其实它的扶济肤(大概是这个名字吧)做医美很好的。还建议朋友买,好在他赚点小钱出来了。我呢9月24日12.13元出来,亏损10.25%也就是亏了644667元。2020年12月4日,当时无意中听了世卫组织剔除大麻为监管,类似这个意思,看看其他大麻有关的股票的涨了。它没动。手贱又买了,然后今天9.79止损出局。亏了13%,亏了52251元。也许割在了;额最低点,但我不悔。用卖双鹭药业的融资买了科华生物,17.23元成本。以前买股票从来喜欢买跌的,不敢追涨。今天在科华生物涨了7个点时候敢杀入,说明我也敢追高了。其实买股票也要看势。也许双鹭药业以后会是一个好股票。但是时间太久也耗成本的。而有的股票正在起来那何不做右侧交易呢。。检讨一下自己的股票买卖,股票不是说低的就可以买,高了就不能买,都是相对的。第二对突发的消息请谨慎对待。第一次说这么多和各位股友共勉。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滑角易
    写了这么多废话?当托不容易[捂脸][捂脸][捂脸]
    2021-01-12 13:28:00

    回复

  • 甄茄
    很客观的说法,其实我们都是来赚套利的。我也是拿了双鹭两年了,还在坚持,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见希望

    卓婧拾: 如果放长时间来看,也许没问题的,也许比买房子好很多。

    2021-01-12 14:02:32

    回复

  • 康轨岩
    双鹭里都是冤魂,太多人在这票上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

    凤倜肯: 当初来拿以为会是独家的,政策没把握好。

    胡第有: 我跟你差不多,只是比你醒悟得早点,去年第三季度尾割了,在其他股上回本了,拿了五六年,最寒心的一支股。2018年6月那一波其实是集采前最好的一次逃生机会,只是比所谓的两个大品种迷惑了神化了,没有想到集采的杀伤力这么大,或许还有其他原因吧。始终觉得双鹭被低估了,所以还会回来看看。

    印妓: 目前看是有点低估了,所以还放在股票池子里。但目前看主流资金不关注,时间成本有点高。

    2021-01-12 14:20:05

    回复

  • 慎讼
    哈哈,我也成托了,谢谢你。

    羿术俊: 跟你一样,也变成了双鹭的托了。 不过我分析双鹭还没跌透,且还处于加速下跌期(双鹭是阴跌,不会10%地下跌),所以一直在按兵不动),但离底部应不远了(9元左右吧)。成交量激变异动会考虑进入。 个人分析,不作投资参考。 不喜勿喷!

    龚玎: 我觉得企稳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后面会有机会,但时间也有成本,只好去追股性活一点的票了。

    潘吴: 是的。目前没有双鹭股票,以前重仓退出了。现在一直关注她。

    姜研: 我现在也是放股票池里吧,两次操作都铩羽而归。

    2021-01-12 14:50:47

    回复

  • 利拔升
    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并不需要很专业的技术,但是他一定是一个战略家,一个有经验的掌舵者,是一个能把各种有用之才吸引到身边,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专长,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带领公司回避政策和市场风险,不断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老徐身上看不到这些,他是一个技术性人才,但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更应该在研发岗位上而不是公司战略决策层。

    向柁坡: 可能老徐也太保守了,想想当初它和恒瑞。我以前操作股票也是从不敢追涨,殊不知,涨的时候人气足,大势好点,也许操作好,比下跌途中好很多,但熊市会很惨。

    2021-01-13 08:40:32

    回复

  • 金囵及
    看盘面也许有资金开始进了

    芮主房: 去掉也许,是有机构进场或增持。

    甘水眈: 我昨天是彻底失望了,还是等以后有右侧交易时刻再考虑吧,时间也要本钱呀。

    满孟押: 入市XX年以来,从不割肉,第一次被套的连补仓都不着急了(还会更低,而且手头没闲钱了,能买股的钱都买了,满仓,维持生活靠卖其他浮盈的股票),浮亏近15万。 预计跌到6.5~8元就该止跌了,筑底,然后来一波翻倍或几乎翻倍的行情,去年经历过类似的事情。

    蒲射注: 同是一样的经历 今年2次进2次割肉出来,我也等待着右侧交易

    裴纺麦: 一般公司增持的价格都不会是最低价格。

    庄承前: 看来13号确实有主力进的

    2021-01-13 10:35:58

    回复

  • 印去革
    我18年在万华吧里见过您。很有亲切感[献花]

    褚坎: 我等小散都不容易,昨天实在绝望了,只好止损出局换股票。今年竟然在这个票上跌倒两次。可惜了。今年热门的医疗都是和疫情相关的。

    2021-01-13 13:34:13

    回复

  • 时舍具
    不要买小票,不要买小票,不要买小票,重要的话说三遍。不要博困境翻转,成功率低于5%。不要听托们忽悠。您又买了小票,还不如买恒瑞放着。放三年赚50%没问题。我买了两只小票,都让我亏了太多。注册制下,小票遍地,估值已经要和新三板对接了。看成熟股市,好赛道大龙头都是连年涨!

    崔妆坤: 谢谢您的忠告,这两年政策的主导就是去散户化,就是让散户不要买股票,钱给基金买,基金抱团买大票,是要改正过去炒股的思路。

    唐井: 因人而异,对大部分非职业投资股、基金并且股龄少于10年(没有经历过A股完整的一般8~10年的熊牛间隔,在投资方面花,累计花至少2万小时学习、实践、思考,其中,第一个1万小时用于入门——豁然开朗、醍醐灌顶,能独立选股,既能投大白马,也能抓小票黑马————后者难度更大,花的心思和时间、精力也更多,没有10年功力最好少碰,更不宜重仓,第二个1万小时用于巩固,甚至为全职投资做准备)散户而言,还是投大白马。 我在职入市5年后,经历了上述过程,即5年1万小时,顿悟,投资入门,从第6年(从2015年起开始做好准备熬8年熊市)起被迫职业转型,并走上了全职投资之路(门槛;1、至少100万起步资金,不然这8年家庭开支都覆盖不了,最近几年每年家庭开支不低于15万。2、稳健的投资体系,我的资金量比3年前起增长了几十万),从此彻底告别职场。

    袁式贡: 说实话,我一直想将此作为第二职业,甚至以后专职,可是发现还是很有难度,我主要关注医药医疗的。但又不喜欢买大白马。所以真的以后得彻底改正思路了;小而美越来越困难那。

    乔留: 成为全职投资人: 需要迈过资金门槛、稳健投资门槛、很孤独(现实中,没有认识的第二个全职投资人可以交流,没人在投资方面能帮的上忙,所以得自己操心所有投资的事、资金的事)、长期每年要面对家庭开支维持的门槛(资金量增大后,相对有利些,比刚起步时好维持家庭开支。两三年没有工资、奖金,看不出来难度,在熊市中至少撑5年以上才算合格吧,截止目前,我已撑了还差2个月就6年,还要养几个娃、车,压力能不大么?[滴汗]。 去年过完,我才算完全有把握熬完2015~2023年漫长熊市,再熬3年,达到财务自由,不用出卖自己的时间打工了——随着资金量的增大,要学的东西还很多,考虑更多,不然真驾驭不了----可能要面对个股20%~30%多浮亏面不改色,浮亏的金额也更大。 大部人都不适合走全职投资之路(股市7亏2平1赚,1赚里的人也不是都是全职投资的,换句话说,10个人不超过1个人是全职投资的),这是客观现实,慎重慎重。俺是被迫走这条路的,只能成功,没第二选择和退路,一条道走到黑。[捂脸]

    司大涵: 1. CEO:首席执行官 2. COO:首席运营官 3. CFO:首席财务官 4. CIO:首席信息官 5. CTO:首席技术官 散户成为职业独立投资人,简单说,就是上述5个官一肩挑[偷笑]

    耿禾: 哈哈,就是导演,编剧,演员,摄像,制作人都是一个人。我也正在努力路上。

    东桶协: 其实现在算起来我不是传统的打工人,时间自由的,公司是小微的。财务自由还在努力中。

    2021-01-14 09:36:17

    回复

  • 毕珍夕
    持股多年,由盈变亏[哭]浪费了时间和资金成本。现在应该是最难熬时刻,持股待涨!

    邰指志: 理论上这票比一般的炒作概念的,好很多。如果是自己的闲钱,只有先放着看了。

    2021-01-14 14:40:04

    回复

  • 葛考第
    预测本周跌破8,下周破7,654321,破破破,退市,哈哈,如图音乐剧,斗嘞咪发收法系都,反着写,哈哈哈()hiahiahia
    2021-01-28 14:18:52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