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光威复材股吧 > 光威复材助力我国首个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通过验证近日,由光威复材提供国产T800 返回上一页

光威复材助力我国首个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通过验证近日,由光威复材提供国产T800

訾侯曲

(发表于: 光威复材股吧   更新时间: 2021-06-18 18:05:47)
光威复材助力我国首个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通过验证近日,由光威复材提供国产T800
光威复材助力我国首个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通过验证近日,由光威复材提供国产T800H级碳纤维、上海航天八院设计研制的3.35米直径复合材料液氧贮箱低温力学试验圆满完成。这是国内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首次应用国产碳纤维且通过工程应用量级的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复合材料液氧贮箱已经初步具备工程应用能力,后续预计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上实现工程应用。占火箭结构重量60%以上的贮箱,堪称是火箭身上的“大块头”部件。贮箱越轻,意味着火箭可搭载的有效载荷越多,火箭的运载能力就越大,因此贮箱的重量一直让结构设计师们“斤斤计较”。近年,从传统的铝铜合金到高强的铝锂合金材料,贮箱结构材料的迭代不断助力火箭实现减重“小目标”,但对于结构设计师们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从2016年开始,上海航天八院团队就将目光放在具有更高力学性能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上,并开展了相关方案论证工作。光威复材于2013年突破国产T800级碳纤维核心技术,并与次年实现工程化生产。在参与有关部门立项的“国产T800H级碳纤维”和“高强高模碳纤维”两个一条龙项目全国评比中,均获得全国第一的好成绩。目前,公司已形成高强、高强中模、高强高模系列化碳纤维产品体系,并建设了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为我国航天、航空、兵器工业、大飞机等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领域发展提供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等产品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施崞侄
    难怪,昨天涨5点。今天顺势下蹲,个人感觉要突破前期平台了!
    2021-06-16 20:05:55

    回复

  • 富沓
    明天反包?
    2021-06-16 20:09:28

    回复

  • 刘第
    楼主还在啊[拳头]

    松壬: 还在啊,光威我现在懒得动,涨跌都一样

    2021-06-16 20:19:42

    回复

  • 益勺
    这个都能做!储氢瓶是不是小意思了[奸笑]

    乜才范: 必须的啊,这才是高端应用。储氢罐那点压力,也就是350或者700个大气压,和这个不是一样量级的。当然了,这个价格也不是谁都用的起的。 简配用T700做民品的储氢罐,这样技术有航天保证,成本用T700下降

    马页: 这是T800开始规模应用的前奏吗?

    2021-06-16 20:33:01

    回复

  • 干甩卧
    这是昨天的报道:设计师表示,复合材料的比强度通常可以提高 50% 以上,相比金属贮箱预期可实现减重 30%;且可通过一体化设计方法,大幅简化制造流程和质量控制环节,达到降本增效的显着成果。如果未来的火箭使用此种贮箱,火箭的运载能力可提升 6%。虽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优异,但是也有两个不容忽视的特性。一是极易与液氧发生剧烈反应,二是易出现低温微裂纹渗漏。 航天科技集团 805 所历时 5 年,攻克了耐液氧材料开发、低温抗渗漏设计、低温密封设计、可重复模具制备、低缺陷制造等 10 余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领域多个“从 0 到 1”的突破。 复合材料贮箱的研发团队攻克了高性能耐液氧树脂材料的制备技术,使材料强度提升约50%;通过开展低温密封试验,国内首次突破了直径 600mm 级复合材料法兰低温液氧密封技术;采用抗渗漏冗余设计,在贮箱表层增设了一层轻薄隔离层,把“漏网”的推进剂分子牢牢拴住,大幅提升了复合材料液氧贮箱的应用可靠性。
    2021-06-16 20:49:48

    回复

  • 阳忙
    “以八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为例,若能在目前金属贮箱基础上实现减重30%,则火箭运载能力将提升6%,也就是说,可以多搭载300公斤的载荷,这对于运力价格以克计的运载火箭来说意义重大。”805所运载火箭结构系统设计师陈佳解释道。
    2021-06-16 20:52:40

    回复

  • 储去得
    据资料显示,火箭末级贮箱每减重1公斤,意味着运载能力提升1公斤。而且复合材料贮箱具有生产工序少、周期短等优势。从国外的研究成果来看,相比于金属贮箱,采用复合材料贮箱可降低火箭综合成本25%。未来,复合材料贮箱在火箭末级推广应用,将能大幅提升火箭的运载能力,对探索降低火箭成本具有深远影响。
    2021-06-16 20:59:29

    回复

  • 茅屋
    光威只是提供碳纤维,不参与复材的制作

    江枰。: 八院805所将“卡脖子”清单变为一项项攻关清单,历时5年攻克了耐液氧材料开发、低温抗渗漏设计、低温密封设计、可重复模具制备、低缺陷制造等10余项关键技术。比如,团队攻克了高性能耐液氧树脂材料的制备技术,使材料强度提升约50%,且适用于自动铺丝及缠绕等先进制造工艺;在国内首次突破了直径600mm级复合材料法兰低温液氧密封技术;采用抗渗漏冗余设计,在贮箱表层增设了一层轻薄隔离层,把“漏网”的推进剂分子牢牢拴住。10余项关键技术的攻克,打破了以往复合材料极少涉足于低温密封领域的局面,表明805所在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的关键技术攻关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2021-06-16 21:01:13

    回复

  • 水更纹
    我查到最早发这个新闻的是澎湃新闻发布时间: 06-15,20:47 和昨天大涨无关。

    寇在柚: 那和今天大跌有关吗?

    2021-06-16 21:03:56

    回复

  • 成亩
    明天宇航员出征,光威也趁势飞一飞,憋几年了
    2021-06-16 21:09:56

    回复

  • 葛枚底
    T800终于通过了航天验证,走出了工程应用的第一步。现在就差航空验证通过了。
    2021-06-16 22:06:17

    回复

  • 喻你
    今年复材会有惊喜
    2021-06-17 09:57:39

    回复

  • 董神柔
    一个火箭几百吨,碳纤维用量估计几十吨,难怪光威说航天用量不少于航空。
    2021-06-17 10:16:36

    回复

  • 谈乏姻
    [赞]

    羊娜: 你还没走?

    戈我占: 楼主、你、我都是钉子户,死硬分子

    锺行城: 本人算是半个钉子户吧![呲牙]

    2021-06-17 11:10:08

    回复

  • 盍桔鸟
    [强壮]
    2021-06-17 12:05:39

    回复

  • 丰晨
    老光威er
    2021-06-17 12:41:07

    回复

  • 靳舌律
    某某科技董秘整天都说他的材料用于航天航空怎么没来验证一下?
    2021-06-17 15:36:11

    回复

  • 麴可育
    为啥不用800S,干湿法会便宜很多

    晏段老: 初期试验,T800H先验证可行性,还不是考虑成本的时候

    2021-06-17 20:30:28

    回复

  • 蓬舍
    [赞]
    2021-06-18 09:46:46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