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永安行股吧 > 不翼而飞?实探永安行北京大兴500辆氢能自行车:真投放还是耍噱头?多人质疑不安全、圈钱 返回上一页

不翼而飞?实探永安行北京大兴500辆氢能自行车:真投放还是耍噱头?多人质疑不安全、圈钱

籍梗钏

(发表于: 永安行股吧   更新时间: 2023-08-09 08:26:13)
不翼而飞?实探永安行北京大兴500辆氢能自行车:真投放还是耍噱头?多人质疑不安全、圈钱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李佳佳

  氢能共享单车来了!相关媒体报道显示,7月1日,永安行在北京大兴义和庄地铁站、龙湖大兴天街、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等地投放了500辆氢能共享单车,本月月底将会增加到2000辆。

  《华夏时报》记者致电永安行公司董秘办,接听人员却表示,2000辆已经投完了,对于具体投放在哪里,工作人员称不清楚,她还表示最近没在北京投放,目前确实运营的是常州和上海,记者告知其媒体相关新闻时,其再次表示不清楚,需要问一下。

  两则信息不一致,为此,记者拨打了永安行总机电话,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宣传部同事会联系记者,但截至发稿前,无人联系记者。

  7月5日下午,记者实地走访了上述三个地点,但只有义和庄地铁站和大兴氢能示范区有永安行相关车辆,且均显示不支持租车。有示范区内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应该是做宣传用的,过两天就撤了。”7日下午,记者再次走访前两个地点,发现一辆车也没有了。

  真投放还是假噱头?

  为真正体验一把氢能自行车,7月5日下午,记者前往大兴区义和庄地铁站,在地铁出站口A口,记者见到了蓝色的氢能共享自行车,怀着激动的心情,打开永安行开始扫码,但看到的却是一条“当前车辆暂不支持扫码租车”信息。

  恰巧停放共享自行车的用户张兴(化名)向记者表示,今天他也下载了永安行APP,但无法使用。

  记者随后联系了APP客服人员,工作人员回复“再换辆车试试。”记者又扫了两三辆车,依旧显示上述信息,此时工作人员回复记者“当地目前处于试运营测试阶段,若不能借,建议暂时更换其他出行方式。”摆放的这5辆自行车均无法使用。

义和庄地铁站A口附近。李佳佳摄

客服回复

  记者在此站B出口没有找到氢能自行车,C口停放的15辆车,也都显示“当前车辆暂不支持扫码租车”。在这里,记者遇到了一对打算骑氢能共享车母女,二位尝试后也是无果,最终顶着38度的高温天气无奈走开。

义和庄地铁站C口。李佳佳摄

  为避免存在误差,记者前往另外两个公开报道的地点。

  需要提及的是,龙湖大兴天街在生物医药基地地铁站附近,距离义和庄地铁站仅有一站距离,离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相对较远。

  遗憾的是,记者在龙湖天街附近,未发现氢能共享单车。记者询问了C出口交通维护人员王天(化名),王天告诉记者,前几天还挺多的,但也就一天多时间都没了,可能骑走了。

  在附近维护道路卫生的大姐张丽(化名)表示,天桥南边有车辆,她还说这两天骑车的人很多,但记者在天街附近周围辗转了一个多小时,并未发现车辆,记者决定打车去下一个地点大兴氢能国际示范区,路上滴滴司机大爷戴宝钢(化名)也说没见过。

  在大兴氢能国际示范区门口,记者看到了摆放的十几辆氢能共享自行车,但结果再次令人失望,这些车辆同样无法使用。示范区内罗森便利店杨阳(化名)告诉记者,今天才看到,之前没注意过。

大兴氢能国际示范区。李佳佳摄

  门口保安大哥李彪(化名)说道,“一个礼拜前投放的,能骑,前三次还免费,挺多人骑,前几天还来媒体采访。”随后走来一位下班回家的园区内上班人员李强(化名)表示,“天宫院那边车能骑,咱们这个范围可能不在,他们应该是做宣传用的,过两天就撤了。”然而,记者在天宫院附近未发现车。

  7月7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义和庄地铁站,感到意外的是,记者发现,前两天在A口和C口见到的车辆消失了,其他地铁出口也没有。

义和庄地铁站A口。李佳佳摄

义和庄地铁站C口。李佳佳摄

  记者又来到龙湖天街附近,同上次一样,始终未发现氢能共享单车。地铁A口执勤的城管人员王强(化名)向记者表示,昨天有见到过,车可以骑,需要下载App。

  但附近其他一位城管贾伟(化名)却说,“没看见,应该还没投放”。记者再次询问了马路对面第三位城管人员,“四五天前看到过,这两天确实没见到什么车辆”周东(化名)说道。

  之后,记者沿着天街附近周围转了一大圈,始终未见到投放的氢能共享单车,也没见到过骑相关车辆的人的身影。

  这一系列的事情,很难不让人质疑,此次投放极有可能是一次炒作。

  多人反映太贵、不安全甚至圈钱

  据公开视频透露,氢能共享自行车骑起来有助力,在平地上也感觉像下坡一样轻松,而之所以轻便,是因为在传统单车基础上增加氢动力单元,时速高达20公里/小时。

  视频显示,市民可通过“永安行”APP租用,前15分钟收费2.5元,之后每10分钟1.5元,每天20元封顶。新注册用户能免费骑3次,每次15分钟以内。

  记者留意到,这则消息引起了人们广泛讨论,除去一些人好奇,想体验一把外,对于这样的速度和价格,绝大多数人不太买账。记者梳理发现,反馈大致分为四类,即太贵、不安全、易爆炸、圈钱。

  其中,广东一人士称“太贵了,表示用不起”,北京不少人认为“比打车都贵”“价格不够亲民”,还有北京市民调侃“真便宜,应该论秒收费”。

  认为需要佩戴头盔的大有人在,湖北姜莹(化名)表示“头盔是重点,不能双标”,不少北京网友反馈速度太快,容易增加交通事故。还有人指出“速度20,新国标才25,你这是不是也要佩戴3c头盔?我觉得这车的速度也要考一个骑车驾照了。”甚至有人嘲讽“原来电动车加很多限制就是为了推广这个啊”。

  上述义和庄地铁口记者碰到的母女也认为,应该佩戴头盔,担心高温等情况下爆炸。

  滴滴司机戴宝钢(化名)对记者说道,“净找麻烦,人本身上下班就着急,容易出事。”

  另外,记者注意到,很多人不支持收取押金,质疑其会像小黄车一样圈钱。

  青海一人称,“不会又一个ofo吧”。北京市民评论中充斥着“就说你要不要押金,跑不跑路吧”“又来圈钱了”“抢钱的来了”等言辞,还有人认为维护成本很高,氢用完了,挨个去加氢?预见大家最后都是用脚蹬。

  实际上,记者发现,害怕爆炸的不在少数,福建一人质疑“放太阳下晒不怕高温引爆?”,江苏网友评论“氢气不是遇火爆炸吗”,北京有市民调侃“概念炒作,解决不了氢的逃逸率,就相当于坐在炸弹上,随时可以上天的哦”,甚至还有河北的网友说道“移动氢弹,不是毙于速度快的碰撞,就是氢爆炸”。

  专家:政策法规应遵循电动车标准

  针对以上问题,记者也询问了永安行董秘,并与多位专家进行探讨。

  安全方面,董秘办工作人员回复称,公司做过高空抛落、火烧实验,都是没问题的。

  “氢气燃烧点较高,氢能自行车在一般碰撞或高温环境下不易发生爆炸,其引入了多种安全措施,例如氢气泄漏监测和报警系统、严格的氢气密封性要求等。”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说。

  隆众资讯氢能源行业分析师滕翔向记者表示,有质疑很正常,氢气如果爆炸,范围较广。如果安全做得不够,可能会出现氢气逃逸。

  不过,滕翔介绍,永安行采用固态低压储氢,从其了解的情况看,安全问题基本上已解决,低压固态储氢密度高,跟平常大型气瓶不一样,里面有固态储氢材料,基本泄露不出来。两轮车氢气含量小,在开放区域内,一般也不会形成气体集中积累和爆炸。

  “由于氢能自行车时速较高,为保障骑行安全,佩戴头盔是必要的安全措施之一。骑行者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佩戴,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增强骑行者安全意识。”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工程副主任袁帅表示。

  提及头盔,滕翔告诉记者,氢能共享自行车是一种电动增程车,政策法规应遵循电动车标准。

  后期会不会增加头盔设置?董秘办人员告诉记者,头盔像自行车都是有的,但会根据地点要求安排,目前北京好像没有。

  记者还关注到,借车需要押金200元,部分城市芝麻信用分600分及以上可免。

  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每个地区不一样,可以借车时候在手机APP上看一下。

  “商业模式中需要押金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袁帅指出,对于氢能自行车押金问题,需要建立透明、规范的管理机制,确保用户权益得到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防止出现押金不退等问题,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商业模式的监管和规范。

  在张雪峰看来,确保押金的安全和及时退非常重要。根据相关政策和法规,平台运营商需要明确押金用途、退还条件和流程,并提供透明、高效退款服务。同时,加强监管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措施。对于商业模式,要保证平台经营合法合规,建立良好信用体系,以增强用户信任和减少风险。

  首要解决问题“谈氢色变”

  记者在与专家交流中获悉,相比于传统自行车和电动车,氢能自行车具备零排放,续航能力强,充氢时间短,使用方便快捷,骑行更轻松等优势。但也存在成本高、安全性、供应链不完善及充氢设施普及等挑战。

  “电动不管是两轮车还是乘用车、公交车都有碳排放问题,从本质上讲,所用的一部分电能还是来自于火电。”滕翔表示。

  未来氢能自行车会取代电动车吗?袁帅表示,目前还无法完全取代电动车,但在特定使用场景下,可以作为一种补充和选择。

  “就体量和推广力度而言,电动车还是更大,大家谈氢色变,接受程度低”。在滕翔看来,前期还是以小规模试点为主,在固定的路线或者场景,随着技术迭代和成本下降,未来会慢慢推广开。

  张雪峰则认为,需要通过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来推动决定。

  此外,专家普遍认为氢能自行车未来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袁帅分析表示,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氢能共享单车有望在城市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技术不断进步将推动其发展。

  “氢能作为清洁能源之一,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无污染排放等优势。氢能自行车在城市短途出行和共享出行领域具有潜力,可以提供一种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未来有机会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张雪峰说。

  当前,在氢能自行车推广过程中,亟须解决哪些问题?

  “首先要解决的是”谈氢色变“,打消安全方面顾虑。一谈到氢,老百姓第一反应可能与核能相关,甚至有人觉得氢能汽车是核弹、氢弹。”滕翔表示,目前氢能源产业没完全商业化,产业初期大众了解有限,接受程度较低。他直言,从技术上来讲,安全问题可以完美解决。

  张雪峰表示,还有成本问题,包括制造成本和供应链成本,降低后可促进氢能自行车的普及率和竞争力。其次是配套设施和服务问题,如充氢设施的建设、完善的车辆维修服务等。此外,还需要解决用户体验和便利性问题,提供更简便的租用方式、优化支付系统等。

  除此之外,袁帅还提到,需要解决氢气的储存和运输等技术问题。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点击查看原文]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司大涵
    芭比Q了吧
    2023-07-08 21:32:26

    回复

  • 羊将婧
    完犊纸了,跌停

    卞娩油: 周二的消息,在这个时间点发小作文,你品[旺柴]

    2023-07-08 21:44:50

    回复

  • 黄般
    小作文
    2023-07-08 21:49:21

    回复

  • 松而兄
    原来真的有氢能源自行车试驾了?
    2023-07-08 21:49:26

    回复

  • 汤竟执
    杭州的小红车没付过钱,三小时的免费多爽[哼]
    2023-07-08 22:06:12

    回复

  • 景布
    公告都是公司发的,资讯都是主力的鬼
    2023-07-08 23:08:29

    回复

  • 焦孰加
    氢能单车巨大机会
    2023-07-08 23:14:27

    回复

  • 翟臼
    要起飞了,开森!就怕没有质疑的,越多质疑等于免费打广告,之前车车都上过电视,证明没问题,大家要捏牢手中筹码哦,一旦丢了,可能都接不回来啦
    2023-07-09 01:16:34

    回复

  • 柯致
    致电董秘办2000辆已经投放完,……工作人员还表示最近没在北京投放。这到底是谁脑子出问题了。引述化名的滴滴司机,一对母女,广东的还是福建的评价,无利不起早
    2023-07-09 05:43:13

    回复

  • 滕汕
    它们的宣传比特斯拉还高明,大量新闻的质疑声就是无成本的免费广告,新闻媒体要流量就会主观乱写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永安行。关注永安行
    2023-07-09 08:14:44

    回复

  • 殳宏吟
    常州是已经在售卖了,不是投放给你租用的

    嵇悉炊: 弄清楚共享款和TOC款

    2023-07-09 08:24:27

    回复

  • 满的架
    是不是以后还推出氢能飞机,助你畅游太空,环游宇宙。
    2023-07-09 09:59:29

    回复

  • 家执江
    大牛股征兆,是否预示着周一抢筹抢筹

    竺订奸: 明白人

    曹冒元: 估计难了

    2023-07-09 10:56:57

    回复

  • 齐臣匹
    利空啊

    干甩卧: 对对对,大空特空[捂脸]

    2023-07-09 14:30:16

    回复

  • 郝班枇
    前15分钟收费2.5元,之后每10分钟1.5元,骑行65分钟7.5元,行程21.66公里。一个人出行对比打车价格上还是有优势的。每天20元封顶,这样对稍远一些的距离就更划算了。

    古得帝: 打车,我们这6元起

    宁角而: 打车能每天50元封顶吗?

    2023-07-09 16:00:11

    回复

  • 莘康敖
    本人有在上海滴水湖附近体验过,确实好用,本文中很多观点基本是没有根据的,不好用的话拿出证据,贵的话,就拿滴水湖来讲,在景区十几分钟几块钱骑车环湖,你说价格贵麽?
    2023-07-09 23:57:37

    回复

  • 廖卡我
    现在哈罗、美团等电动单车都是2.5元15分钟的,一样

    那派肪: 我们这边一元一小时。。。

    2023-07-10 10:11:43

    回复

  • 屠巧挂
    40亿市值小掉毛公司,能量产氢能源,就是很顶!
    2023-07-10 14:52:23

    回复

  • 饶令
    不如叫蚂蚁单车,双赢
    2023-07-10 15:36:48

    回复

  • 潘乞虹
    不能200公里以上续航,就会有竞争力,否则,就是鸡肋。
    2023-07-10 17:51:59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