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最新发声!

朱宗

(发表于: 格力电器股吧   更新时间: 2023-08-31 14:08:28)
董明珠最新发声!
来源:中国基金报

  6月30日下午,格力电器2022年年度股东大会在公司珠海总部会议室举行,现场涌入近两百名股东和投资者,会前格力电器门卫室登记处大排长龙。中国基金报记者现场参会。

  会上投资者提问非常活跃,交流环节几乎占掉整个股东大会时间八成以上。整体上看,投资者较为关心格力的分红能否恢复到此前数年的高水平,以及去年巨亏濒临负资产的新能源车子公司格力钛(原“银隆新能源”)的情况。另外,近几年公司增长乏力、多元化转型效果一般,2022年公司员工数减少近万人,背后原因也被投资者问及。此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公开宣称“绝不裁员”。

  最后是关于家用空调市场份额到底美的和格力谁是第一的问题,董明珠也进行了正面回应。2021年和2022年两期财报,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分别引用不同的数据源和口径,都表示自己“市场份额第一”。

分红要兼顾可持续发展

未来或有较大资本开支

  5月4日,也就是五一小长假回来首个交易日,格力电器罕见录得放量跌停。

  而跌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在节前的4月29日发布了2022年年报,其中推出的现金分红方案是每10股派10元,与市场预期的每10股派20元相比,直接打五折。与年报发布同时,格力电器还抛出了一份“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年-2024年)(修订稿)”。

  该份修订稿与2022年1月25日公告的原稿相比,最主要的“修订”是将“2022年至2024年每年累计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净利润的50%”改成了“2022年至2024年每年每股现金分红不低于2元或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当年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0%”。

  如果按照原稿,格力2022年中期加上末期累计分红是每股2元,分红总额是112.62亿元,与当年净利润245.1亿元相比,分红比例只有45.95%,低于50%的“承诺”。而如今通过修订,加入“或每股分红不低于2元”这一条款后,格力的分红回报规划暂时没有食言。

  不出意外,现场不少投资者关心后续格力的分红会否重新恢复到此前几年的水平。年报显示,格力电器2020年每股是合共派送4元,2021年是每股派送3元,都远高于2022年的每股2元。

  董明珠表示,格力电器电器上市只募了约50亿,但1996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却达到1065.42亿,其中2012年到2022年就达到1011亿,今年只不过一次分红缩水就引起部分投资者不满,还有很多人说分红不如美的。“什么叫同舟共济、有福同享,格力电器不是靠股市来发展,格力也坚持让股民受益的原则,不过格力也要保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董明珠称。

  但她同时也强调,2元/股的分红只是最低标准,未来不排除超预期,“大家知道格力经常喜欢玩一下惊喜”。有投资者问,降低分红比例是否意味着未来一两年有较大的资本投入,董明珠直言确实有,但暂时不能披露,“但我就是投资搞项目,这两块钱(分红)是不会变的”。

格力钛还需要时间“填坑”

明年应该会产生收益

  此次股东大会上另一个被频繁问及的问题,是格力电器新能源车子公司格力钛(原“银隆新能源”)何时能摆脱困境。

  2016年,董明珠曾试图推动格力电器130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但董事会通过后却在股东大会环节遭到一众中小股东反对,最终方案被否决。但董明珠并不甘心,同年12月,董明珠个人联合大连万达集团、中集集团、京东邦能、燕赵汇金与银隆签署增资协议,共同增资30亿元,获得珠海银隆22.388%的股权。

  之后,格力电器于2021年8月31日通过拍卖方式收购了格力钛30.47%的股权,收购成本为18.28亿元。因金额较低此次收购没有再经过股东大会,经董事会通过后便付诸实施。这样,加上董明珠将自己持有的17.46%银隆股权的投票权委托给格力行使,格力电器成为了格力钛的控股股东。

  但因格力钛前实控人魏银仓的坑骗行为,基本把格力钛掏空。格力收购之后的格力钛,财务表现依然非常糟糕。2022年度,格力钛营收25.87亿元,亏损高达19.05亿元,资产250.24亿元,负债247.86亿元,净资产仅剩不到3亿,濒临转负。格力年报披露显示,格力钛仍背着原实控人方面因业绩对赌失败带来的超22亿元的赔偿责任,涉及阳光保险等8名股东。

  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回应投资者称,格力钛的技术绝对没有问题。之所以收购格力钛,是希望借格力钛打开汽车空调的销售。“我当时举债都要赌这一局,就是为了把格力电器的产业链拉得更长。”“如果当时不收购(格力钛),现在的光储空(光伏+储能+空调)也没办法实现。”董明珠表示,“我们尽快把(格力钛的)坑填平”,但这还需要时间,曙光就在面前。

  董明珠及格力钛董事长邓晓博(也是格力电器董秘)均表态,格力钛后续肯定会看到效果。董明珠称,明年格力钛应该会看到一些受益,但没法给出具体数字。而邓晓博表示,目前整个团队都在夜以继日地努力工作,希望尽快把坑填平。

两因素致近年营收停滞

“减员”万人因人员结构变化

  格力电器在2018年营收规模突破2000亿元后,公司营收连续四年止步不前,有投资者提问原因,以及为何格力小家电业务长期难以打开市场。

  董明珠表示:“应该允许企业有调整期,没有理由每年都能实现50%、20%的增长”。她解释,除了三年疫情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考虑线下经销商的利益。“我们(格力)线下有几万家店,几十万人要吃饭。如果我们不顾一切发展线上,对线下会是打击。格力希望带动线下经销商,要让他们能活下去,这是我们的责任。”

  董明珠透露,618期间格力电器在京东销售总额达90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格力要集中发力显示,销售额起来其实很容易。对小家电和业务多元化董明珠未作更多回应。

  而另有股民关注到格力电器2022年大幅减员,甚至技术人员也出现一定比例的减少。格力2022年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公司约有7.2万名员工,其中技术人员1.3万名。而截至2021年底,格力的员工总数是8.2万人,技术人员是1.43万人。也就是说一年时间减员约一万人,技术人员减员超千人。

  董明珠解释,此前格力大量人才在流动中有出有进,而现在是“只出不进”。

  原因是机器替代人力,格力新建了一个无人化的工厂,马上就要投产,按照过去这样的一个生产基地至少要一万五千人,但现在大概只要两千人,“这是一个人员结构的变化”。至于技术人员也减少,董明珠表示是因为之前很多大学毕业生进来也被划到技术人员里面去,而现在随着技术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人已经不适应,所以有一个自然的调节过程。

美的格力谁是空调第一?

董明珠称格力有三个“第一”

  近年来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美的和格力两大巨头在年报中谈到空调市占率问题时,都说自己是第一,这也被现场股东“拷问”:到底格力的空调还是不是行业第一?

  董明珠称:“友商把空调、冰箱、洗衣机加起来称总量第一,或者称空调某某产品某某型号第一,有本事你把给国家贡献的税收拿出来比,你把创造的利润拿出来比,我觉得这个比较重要。”董明珠称,格力有三个第一,一个是技术第一,一个是质量第一,另外就是空调第一。

  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最近两年的年报中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都有在报告中提到空调的市场份额数据。而两家公司分别引用不同的数据源和口径,都说自己是第一。

  美的2021年年报称,根据奥维云网数据,2021年美的家用空调在国内线上与线下市场份额均排名行业第一。而格力援引《产业在线》2021年度家用空调内销销量数据,称格力空调以37.4%的份额排名行业第一,实现27年领跑。

  到了2022年这一情况还是延续,美的在年报中称,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家用空调,美的系产品在国内线上与线下的市场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一。

  而格力引用《产业在线》2022年度家用空调内销销量数据,称“格力空调以33.9%的份额排名行业第一,实现28年领跑”。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同样的信源《产业在线》和同样的口径“家用空调”,格力的空调市场份额已经从2021年的37.4%下降到了33.9%。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点击查看原文]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后干秧
    不要拿疫情说事,为何疫情过后美的空调销量远超格力,分析一下这个期间,你比美的多了那些骚操作
    2023-07-01 11:51:20

    回复

  • 谢百
    这样的蛮不讲理式回答,周一不跌那才叫诱多[呲牙]
    2023-07-01 11:52:07

    回复

  • 闵使弘
    [吃瓜]说那么多废话?股价能否上100[大笑][大笑][大笑]
    2023-07-01 12:04:41

    回复

  • 巫庇沈
    跌下来是机会,加仓干。
    2023-07-01 12:36:20

    回复

  • 包般唯
    董小姐说格力绝不裁员,员工自己离职

    万昌: 自行离职,恕不赔偿。高手!

    濮拒咸: 机械代替人工,减员增效,所有公司都一样的

    2023-07-01 12:37:55

    回复

  • 劳呆助
    谁该为当下的银隆钛买单?!又是谁绑上了一直坚持反对收购银隆钛的投资者为这失败的落后的钛酸锂离子电池技术路线买单?!科技创新必须真真实实的,绝不容X小姐口若悬河、文过饰非而转移的……长此以往,亦步春兰空调的后尘行将不远了!
    2023-07-01 12:42:24

    回复

  • 容白
    格力电器为何连年遭昔日铁杆股东低价位减持,难道格力电器的基本面和未来的前景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了吗?!格力电器面对过去最美好发展的时代,在所谓的多元化之路上似乎谜失了方向,错失了近十多年的宝贵青春,也逐步耗尽了原先积累的技术储备优势,现在的格力电器除了有自我感觉良好的营销渠道和只剩下有钱(现金流)外,还有什么优势可言了!对于格力电器而言,老铁三股东京海互联对格力电器最为知根知底,连年的大手减持显得哪么的迫不及待又说明了什么?!对于格力电器的未来发展确实发人深思!
    2023-07-01 12:42:47

    回复

  • 孟禹巢
    回顾格力电器2012-19年的哪些年、哪些人、那些事…… 格力迷失 2012年5月,朱江洪因任期届满,卸任格力董事长,董明珠成了格力这艘大船新的掌舵人。与朱江洪起家于技术不同,董明珠是因为在格力空调销售上的卓越贡献,才走上了接班人的位置。 出身销售的董明珠接班后,并没有轻视质量与技术,2011年左右,家电行业遭遇发展瓶颈,很多企业都开始搞房地产,搞金融,但董明珠仍坚持投入数十亿进行技术研发。董明珠还曾明确表示:格力电器永远不涉足房地产。在她看来,“房地产赚得太快了,赚得太多了,赚到最后你不想干吃亏的事了。” 在市场中,董明珠也时常向竞争对手“硬扛”,她自信地宣称,十年之内,空调没人能超过格力。敢于放出豪言的背后,正是格力的质量与技术优势。 质量与技术是董明珠的底气,也是格力崛起的重要基因,但2015年之后,董明珠的一系列举措,却让人感觉格力正在丢掉自身的这两个优势。 手机行业是一个“科技密集型”产业,其涉及的芯片、存储、先进的面板、操作系统等等核心技术,中国企业虽然努力多年,但除华为之外,大多并没有太大的突破,而且手机业也是一个与空调跨度很大的行业,但2015年,董明珠却高调宣称要做手机,并且“分分钟灭掉小米”。结果,格力造出的手机成了行业的笑柄,至今在市场上也踪迹难觅。 同样,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行业,其行业本身目前也有很多技术瓶颈有待突破,但2016年,董明珠却竭力推动格力收购银隆新能源汽车。在遭遇股东们的抵制后,愤怒的董明珠以个人名义连续增资银隆,并且成为了银隆的二股东。两年后,这场收购案变成了董明珠与银隆汽车原董事长魏银仓的一场口水战和官司。 2019年8月份,在中国质量协会40周年纪念大会上,董明珠有关格力的三高电饭煲,“保证你敞开吃,血糖不升高”的言论,又瞬间成为了舆论的热点。此后,医学专家、中消协纷纷质疑其“虚假宣传”。 董明珠带领格力电器近年来持续推进的多元化战略,如今看来都成效甚微。在大家电领域,格力收购的晶弘冰箱虽然销量增速不错,但在中国冰箱行业中,也只能排到第二集团的靠后位置(2018年,总销量行业第九)。在小家电领域,格力的大松小家电与美的相距甚远。另外,格力进入的机器人、光伏空调、模具产业,目前也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格力电器的增长仍然高度依赖于格力空调。 但空调领域,格力已经不再是过去一家销量等于其他同业之和的局面,2019年上半年报,格力与美的空调的营收分别为793.25亿和714.39亿,差距已经缩小至80亿不到。 结语 质量与技术是格力电器发展的重要基因,但要形成质量与技术的优势,并非一日之功,特别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更是如此。能量在物理界符合守恒的定律,在商业界同样类似。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格力曾经的成功正是把有限的资源和精力倾注在空调的质量与技术上,但如今,格力的战场看似越来越大,前景也充满更多想象,但企业的营收依然没有突破朱江洪时代打下的空调基础。其中的原因无外乎在新进入的领域,格力缺乏质量与技术的优势。 据说朱江洪在看到格力进军手机、布局新能源汽车之时,曾向外界坦言,如果他继续执掌格力,应该不会让格力造手机、造汽车,因为当年空调老大春兰就是败于多元化,才成就了今天格力空调崛起的机会。
    2023-07-01 12:42:54

    回复

  • 董券
    这十年,格力电器管理层缺乏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导致传统业务持续被同行企业攻城掠地,四面八方出击的新业务发展无一符合预期且前景黯淡……所以然格力电器完全不俱备反转向上的基础,基本面持续向坏的趋势明显!
    2023-07-01 12:43:01

    回复

  • 陶弋娱
    当下的格力电器除了朱江洪老总打拼积攒下来的空调技术和人才储备这一传统拳头业务外,XXX老姐姐你可还有什么能拿得出手来晒网的鸭?!难道是传说中的格力钛?格力手机?格力小家电?格力预制菜?格力灯塔工厂?格力原珠笔?格力电饭煲?格力新能源汽车?格力烧烤?!……唉,俱往矣!卷起千堆雪,一地鸡毛!

    方厚占: 格力电动车埋在荒岛上落灰呢,格力手机可以半夜拿出来吓人[笑哭]

    2023-07-01 12:43:07

    回复

  • 璩牡更
    三个第一,销量第四[赞][赞][赞]
    2023-07-01 12:52:02

    回复

  • 王军舷
    格力与中国人寿一样都是该业界的黄埔
    2023-07-01 13:02:47

    回复

  • 刘觅浙
    冬老瓜偷换概念,不是一个第一是三个第一,但销量不是第一[赞][赞][赞]
    2023-07-01 13:03:31

    回复

  • 常奸舌
    重大利好涨停涨停涨停
    2023-07-01 13:49:27

    回复

  • 相私舷
    哈哈
    2023-07-01 14:23:54

    回复

  • 鲍讼佛
    我觉得线上以销售为主,线下主要还是以服务后期维护为主。有所区分,既保证了销量,又保证了服务质量。

    翟设约: 服务是要钱的,所以价格要贵点。如果价格和美。一样,还有人买美吗?

    2023-07-01 15:45:39

    回复

  • 糜苓
    看了评论觉得骂董明珠的人真是下键,谁求你们买格力股票和空调了吗??觉得美的好你就去买呗,还来格力干嘛??是太下键无聊吗??

    僪佯伍: 路见不平一声吼一直是传统美德[微笑]

    2023-07-01 16:23:14

    回复

  • 酆券爹
    的2016年8月18日,格力电器公告拟以130亿元的价格定增募集资金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2016年130亿可以把西部矿业私有化,收购了自己挖铜矿自己生产铜管,这才是真正的打通了产业链。格力核心就是治冷,铜管是用得最多的,就不应该收购电池。
    2023-07-01 17:04:38

    回复

  • 寿炊从
    格力当初拿这钱投科力远就对了,不会是今天这局面。
    2023-07-01 17:33:58

    回复

  • 邴什
    唉!不加薪,留人育人搞技术,还天天画大饼
    2023-07-01 17:37:12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