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的痛,谁懂?

阎峡

(发表于: 上汽集团股吧   更新时间: 2023-09-04 22:46:09)
上汽的痛,谁懂?

作者:老古,知名财经专栏作者

越是在过往拥有光辉业绩的企业,他们的转型的痛苦就越大。

因为越是大企业,越不敢放弃传统业务,反而是造车新势力们没有任何负担,全力以赴冲向新世界就完了。

上汽集团的阵痛,是所有中国传统燃油车企的共同困境。

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全球环保主义驱动下的电动车大潮,是对全行业的一次彻底的洗牌。在这样的洗牌中,有人笑,有人哭。

特斯拉与比亚迪,成为全球车企中的耀眼明星,中国电动车产业在这样的大潮迅速崛起,一度有世界电动车产业看中国的声音出现。

然而在这样的大潮中,传统车企则面临着难以转型的巨大阵痛。就在近日,上汽集团运转了近40年的安亭一厂宣布停产。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产销量第一的霸主,也不得不作出转型的艰难选择,这似乎是中国传统大车企必然的宿命。

1 上汽现在怎么了?

2022年,上汽集团依然是国内车企中的一哥,它以总销量530.3万辆的成绩问鼎车企销量第一,在此前的十七年,上汽一直霸榜国内汽车产销量第一。

上汽的衰微始自2018年。

2018年,上汽以年销705.2万辆的亮眼成绩交卷,此后逐年下滑,陆续跌破700万、600万关口,直到2022年下跌至530.3万辆,和5年前的销量相比缩水约25%,少卖近180万辆车。

虽然上汽依然是一哥,但这位一哥走下坡路,已经五年了。

和5年前相比,2022年,上汽集团整体销量缩水约25%,国内市场销量下降37%,而燃油车销量降幅则高达38.9%,

永久关闭安亭工厂,上汽给出的回复是:这是上汽集团整体升级转型、规划电动车和燃油车生产布局的一环。

在销量下滑的情势下,大哥也得壮士断腕了,全面向新能源车进军。但上汽的转型能成功吗?答案不乐观。

虽然所有的车企都知道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无法扭转的一个趋势,但是上汽在这一场新革命中表现并不如人意。

2022年,上汽大众ID.家族总销量(ID.4X、ID.3、ID.6X)约为7.5万辆,而上汽通用发展更为缓慢,旗下三大品牌(别克、雪弗兰、凯迪拉克)的电动汽车年销总和不足5万辆。

上汽联合阿里打造的智己汽车在2023年一季度仅售出3765辆,可以说这是一个扑街的成绩,与上汽这种榜一大哥的身份完全不符。

唯一亮眼的宏光五菱,在激烈的竞争中,2023年的销售也减半了。整体来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上汽集团没有一款能体现榜一大哥实力的产品,基本上是在一些低价产品和边缘产品上拿下一点市场份额。

是榜一大哥认知不到新趋势吗?非也。

当年,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放话“到2020年,在新能源汽车上投入将达200亿元”,一掷千金的豪气让当时的比亚迪、吉利等民营车企望尘莫及。

2 上汽转型难在哪里?

越是在行业过往取得过优秀成绩的企业,他们面对新环境的转型往往越困难。这样的案例在各行各业都出现过。

柯达是第一个发明数码相机的,但却在数码时代被淘汰出局。诺基亚推出智能手机的时间比苹果还早几年,但在智能机大潮中没有几年就被苹果干得死死的,连个二线品牌的地位都捞不着。

越是在过往拥有光辉业绩的企业,他们转型的痛苦就越大,为什么?因为现有的资产太重了,下决心要扔掉这些资产,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

据乘联会数据,截止2021年底,全国乘用车产能合计4089万辆,产能利用率为52.47%——往前一年,这个数据甚至还不到50%。

传统燃油车所建立的庞大的生产线,有一半空在那里,你说他们难受不难受?

上汽面临的痛苦就更大了,因为他当年有多辉煌,那些庞大的产线带来的痛苦就有多强烈。

上汽集团的产能利用率在2019年后连续两年下滑,从87%下降至74%,两年内下降了13个百分点。

而到了2023年呢,产能利用率仅46%,而且现状不加改变的话,全年闲置产能将达310万辆。

而据统计,在具备生产资质的企业中,还有超过1000万辆的在建产能将在未来陆续投产。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结论,未来燃油车产能过剩的情况还将日趋严重。

对这种产能过剩,企业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假,这不仅能降低工厂的日常消耗,而且还能减少人力成本。“因为员工每个月要达到标准工时,工资才会全额发放。”

这种减少员工成本的方式则进一步推动上汽这样的企业人才流失,大量的工程师都被造车新势力挖走了。

与此同时,毛利率下降,也让上汽这样的合资大厂痛苦不已。

据Wind数据以及企业年报,2019到2021年,上汽集团毛利率从12.15%下降至9.93%,连续两年下滑。

而特斯拉的毛利率在25%左右,比亚迪则是18%。

庞大的沉没资产和日益下降的毛利率,导致做出彻底转型的决定更加困难,失去了传统业务,能保证在新业务上拿到利润吗?这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所以,越是大企业,越不敢放弃传统业务,反而是造车新势力们没有任何负担,全力以赴冲向新世界就完了。

欧洲的大众总部也一样面临这样的转型痛苦。

大众主推全面向电车转型的CEO迪斯,都离职了,因为要全面转型电车就要触动企业内部现有很多人的利益。

在他任期内,大众汽车曾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万人,这将直接为公司减少37亿元的开支。但也正是因此,工会不干了,这么多人只会生产传统燃油车,你把这些人全开了怎么行?

工会成为反对迪斯最重大的力量,迪斯的合同本来在2025年才到期,但结果呢,工会的强烈反对让这样的转型急先锋黯然出局。

这就是大企业的负担,他们转型时很难全力以赴,很难真正的调头,一个产业革命浪潮来临时,大企业们死上一批,原因就在于此了。

3 汽车新时代来临是必然的

近几年来,传统燃油车销量从2017年的2365万辆下滑至2021年的1486万辆,下滑幅度约38%。而在此期间,新能源汽车销量从70多万辆增长至567多万辆,增长了8.1倍。

此消彼涨的过程,正是新旧企业的更替。而在资本市场也反应了人们的预期。

特斯拉的市值已经接近全球第一燃油车巨头丰田的4倍。

比亚迪的市值是上汽集团市值的4.6倍。

我们甚至可以下一个判断,未来全球汽车巨头的身份会重新定义,不仅仅国内的上汽集团这样的巨头会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大众、丰田这样的全球巨头也有可能陨落。

企业大了,就是这样,哪怕管理层和董事会看到了问题之所在,发现了不转型的危险,但历史上过于庞大的资产每一天都是限制着他们的转型。

大企业其实是害怕技术革命和新产业潮流的,因为他们庞大的身躯适应不了这种变化,对他们来说最好的时代是在路径稳定时的稳步发展。

但新技术革命和环保浪潮,让时代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换代的速度也在增加,现在全球市值排名前十位的企业,放在二十年前,大多只是小公司。

即使是灵活的阿里,在新一代电商来临时,也是感觉大难临头,马云也从退休状态转变成阿里改革的驱动者,一个不小心,企业就将迅速被新生代企业干掉。

上汽集团的阵痛,是所有中国传统燃油车企的共同困境,转型和不转型都注定九死一生。

果断放弃燃油车路线、产能和研发,可能马上就要出问题,不放弃,背着这么大的负担来发展新技术路线和新的产能,还是僵局。

你说,这些企业要怎么选择呢?

(来源:功夫财经的财富号 2023-07-04 11:07) [点击查看原文]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居胃
    上汽该养水狗了,看看比亚迪养了多少,落伍了
    2023-07-04 11:52:09

    回复

  • 井回佯
    上汽不能没有灵魂

    寿炊从: 上汽早已失魂落魄!!

    2023-07-04 12:16:43

    回复

  • 徐桓粉
    我觉得上汽一定比比亚迪强
    2023-07-04 12:19:14

    回复

  • 终兆另
    说到痛没有比韭菜更清楚的了

    云芸伐: 哈哈,上汽的股民最痛苦,套了好几年都看不到希望

    2023-07-04 12:29:59

    回复

  • 方苓料
    文不对题,比亚迪的水军

    后者: 这些人俗称泰迪。。。[呲牙]

    2023-07-04 12:36:11

    回复

  • 胡梁眄
    老讲这些有意思吗?你怎么就知道人家没转型,郑州投产是干嘛的?86000多辆新能源车是纸上写出来的?造汽车要有深厚的底蕴,现在是上汽阵痛期,也是难得的买入期。过了这个村就再也没这个店了

    纪振奇: 楼主说得好,人家就是换一个厂址,又不是撤出中国,早就规划好的事情了

    2023-07-04 12:53:04

    回复

  • 伊光姚
    图片评论
    2023-07-04 12:59:40

    回复

  • 范捐枝
    上汽的痛,股民懂!!!
    2023-07-04 14:03:20

    回复

  • 后干秧
    燃油车1000万辆新产能哪给你的勇气,燃油车优质资产必须保留。。。
    2023-07-04 14:18:27

    回复

  • 干巨
    陈红什么时候退休
    2023-07-04 14:19:21

    回复

  • 朱坪
    自以为是,思路死板,衰落是必然!
    2023-07-04 16:15:12

    回复

  • 褚坎
    拿钱写小作文请认真点
    2023-07-04 18:19:05

    回复

  • 窦四江
    不要全怪陈虹!船大难掉头,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再说,汽油车还是有市场的。我换车时,仍然想换汽油车,靠得稳些。再说电动车,新鲜一时,后面旧车的处理,还是一大难题!

    扶弓商: 说的很对,我也是换的油车,而且身边的车友都是燃油车,这就说明了问题。

    2023-07-04 18:23:55

    回复

  • 融吴耘
    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2023-07-04 19:30:04

    回复

  • 谢查启
    电动汽车是中国特色补贴政策下的产物,国外对于发展电动汽车非常谨慎,全球78%电动汽车是中国市场贡献的,电动汽车代替不了燃油车,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一定不是电动汽车,
    2023-07-04 19:46:42

    回复

  • 浦呗
    现在各路媒体吹嘘电动汽车如何美好,既然这样一个美好事物,国家为什么又拿出那么多优惠政策来补贴电动汽车呢?好像这是自相矛盾
    2023-07-04 19:50:04

    回复

  • 郗卓分
    问题是上汽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投入并不少啊,那钱呢去哪里了呀,应该好好查一查。
    2023-07-04 21:03:23

    回复

  • 宰料
    小股东个个懂!痛啊痛!

    关拳美: 改革跟适应市场都是需要时间的,找准市场本身就是个试错的过程,扛得住活,扛不住死,一时的风口获利决定不了企业的未来,股市有句话从来没什么新鲜事,活久见

    2023-07-05 13:56:14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