钭助胃

(发表于: 同方股份股吧   更新时间: )
市值管理
疯狂地在股吧里叫嚣,就能把股价搞上去?还不如在各大网站去做广告算了,广告词“同方同方、天下无双”。实在点好不好,每天发几个同方旗下公司简介,去掉实在不能见人的,估计也就少少几个,也用不了几百字吧。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戚得昌
    市值管理的核心要义是通过增强企业的经营效益实现市值的目标。今年实现市值1000亿元,是5年前同方在清华系大家族中率先提出的奋斗目标。2009年至2011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年年保持着百分之二三十和百分之三四十的增长速度,也为这一目标提供了坚实可信的基础。但是,到了2012年,即大股东的新任董事长上台的当年,公司业绩却突然转为了负增长,尔后的增速一直呈缓慢之势至今,净利润率始终在2%-3%之间徘徊不前,这一度让投资者对同方能否如期实现1000亿的市值目标失去信心。今年上半年公司业绩突然大增,加之公司前任那个同方“不但要不断培养自身能力和价值,更要给市场一种业绩表现”的表态,投资者从中再次看到了希望。未曾想,三季度过后,公司净利润不增反减,利润表上当季营业成本63.59亿元,比前两个季度平均数一下猛增了22亿元,尤其是当季1.43亿元的净利润项下,归属少数股东的利润有4.57亿元,而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利润却是负的3.14亿元,直接造成当季每股收益为负的0.10元。再度泼了投资者一头冰水。
    2015-11-19 12:53:31

    回复

  • 常柑眉
    明眼人不难看出,一直以来,以“技术+资本”、“合作+发展”、“品牌+国际化”为基本战略,以孵化器方式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同方股份,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经营和公司自身产业结构的几度调整,无论是主营业务,还是投资收益,实际上都已跨进了业绩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而业绩之所以反映不到账面上,除了为清华控股旗下的产业发展做了贡献,没有其他可令人信服的解释。再不,另有一种解释,对于市值管理的方式和目标实现的路径,清华控股的新舵主或许崇尚的是现在的紫光模式,而非同方模式。因此他自然不希望看到同方最终成为通过自身业绩增长推动实现自身市值目标的一个成功范例,而只希望紫光成为支持他的市值管理理念的一个实证。为此,可以不惜一掷千金,数千亿的现金。
    2015-11-19 14:15:12

    回复

  • 焦汝
    同方这次贱卖国芯股权所得的70亿元,虽合每股收益2.15元,但是如果年内收购大股东持有的两家公司股权之后,账面就又反映不到每股收益上了,推升股价的动力也因此大减。其实,只要大股东今后减少从同方大量抽血,让公司目前很不正常的那个过低的净利润率回到行业的平均水平,以去年公司260亿的营业收入来计,每年即可以有20多亿的净利润,而且是可持续的,足以支撑公司的市值实现1000亿元。投资者为什么不在这个方面达成共识一致呼吁呢?
    2015-11-19 16:54:39

    回复

  • 束完
    可以想象这帮人是怎样的怪胎:国企干部的行政级别+冠冕堂皇+员讲政治+个人的暗黑收入+漂亮女人+带点知识的酸腐。
    2015-11-19 22:21:29

    回复

  • 韦些反
    对于市值,清控现任舵主并不认同“价值就是市值”的观点。————这不是很正确嘛。他认为市值不过是市场给企业价值的一种标价。————这不又饶回去了嘛。对于价值,清控现任舵主认为价值既不是市值也不是钱。真正能够给世界、给人类带来益处的才是价值。————这不是很正确嘛。而他要给人类带来益处的那个芯片产业这才起步就已一掷几千金了————这不还是钱嘛。为何下得如此血本?因为他要在3年之内打造出一个前人需要30年才打造成功的世界顶级企业。————你看,绕来绕去,还是绕到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问题上了。
    2015-11-20 08:26:29

    回复

  • 水孝宜
    既然市值是市场给企业价值的一个标价,企业市值和企业价值的关系理当就是价值规律的那个关系,其中价值则是人的劳动结晶。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迄今为止还没有一家世界顶级的企业是不经过劳动打造成的。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有。打造世界顶级企业所花时间的长短是劳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的,不是花钱多少决定的,而技术水平也是劳动的成果。因此,想不劳而获,企图靠花大价钱就能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顶级企业,恐难如愿。
    2015-11-20 11:37:30

    回复

  • 越冬冒
    无论谁都不要自以为在这个吧里发些帖子就能影响股价的走势。只有不明白这一点的,说话行事才会穷凶极恶的样子。截至今年9月底,同方股份的持股户数虽然又回到历史高位的18多万户,但是仅仅前十大股东的持股量即已占了总股本的49.88%,这是之前的18万户力量对比形势所没有过的。他们才是能够掌控同方股价走势的力量,尤其是其中的大股东。因此,能否码准大股东的动向和公司的基本面,才是决定自己胜负的基本前提之一。
    2015-11-20 13:21:36

    回复

  • 印占细
    重回市值管理话题。清华控股现任舵主不认同“价值等于市值”一说,是以爱因斯坦有价值但没有市值为佐证的。他现在之所以要扶持紫光集团成为清华系的新太子,或许就是想亲手再塑造出一个有价值而没有市值的样品以展示给世人,为此,他可以不惜投入重金,目前为止已有2000多亿之多了吧。问题是,这有什么实质性意义?紫光集团虽然可以不按市值来标价其价值了,但是组合成他的全部价值的那些上市子公司的价值不依然是按市值的标价计算的嘛。这和按市值标价的同方股份在本质上有何不同,以至于非要废掉这个清华系里价值一直在紫光集团之上并素有“小清华”美誉的老太子呢。
    2015-11-21 08:13:57

    回复

  • 匡站
    答案或许有一个,紫光集团最终还是要上市的。他内含的价值越大,上市之初的标价就越高。从这个角度看,立新太子比任用老太子,皇帝老子的收益要大得多了去了。为此,老太子必须高风亮节,为提升新太子价值作出自己的牺牲。只是,苦了同方的子民。
    2015-11-21 08:36:36

    回复

  • 明肺州
    别存幻想了,股价高了,会有一大批人不高兴;等人家瓜分完了,同方就灰飞烟灭了,还谈什么30,50,痴人说梦,自我麻醉,麻醉别人,犹如欺骗别人,不道德呀。
    2015-11-21 09:08:22

    回复

  • 石寸厝
    怎么办?怎么才能抚慰怨气冲天的同方公众股东?加强市值管理呗。同方5年前就提出的今年实现1000亿的市值目标,不应当被公司自己现在淡化成一个可实现也可不实现的愿景。目标就是目标,定了就要努力实现,更何况如上所述,同方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实现这一目标的经济实力和业绩基础。大股东公开承诺的要“推动公司积极开展市值管理”应当付诸实际行动才是,不可一再失信。同方的公众股东已经在极大限度地容忍同方为清华控股做大紫光和启迪付出的牺牲,容忍了贱卖国芯股权,不能再容忍公司拖延业已可以如期实现的1000亿市值目标,尤其不可以再为了以低价定向增发收购大股东的两家公司股权需要,而人为减少公司的收益,压制股价上涨甚至引发股价下跌。
    2015-11-21 09:20:55

    回复

  • 利官八
    所谓的“千亿市值”基本上和“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都差不多吧,小的差别就是前者是喝多了以后喷的、后者是疯了以后喷的。
    2015-11-21 11:11:39

    回复

  • 屠准茄
    楼主说的那个,恰恰就是上面那个“估值等于市值”论必然引出的结果。如果赞同“估值等于市值”,那么所谓的市值管理,必然演绎成“估值管理”,也就是估值能够估多高,市值就能有多大,市盈率也就变成了市胆率。谢天谢地,幸好清华控股的现任董事长不赞同“估值等于市值”的观点。因此,大股东所承诺的要推动公司积极开展市值管理,理应不会是嘴巴有多大市值就有多高的那种“市值管理”。而是以企业的经营实绩作为支撑企业市值的那种具有真实价值意义的市值管理。如果是,他就理应减少从公司大量抽血,不再人为压制公司业绩的正常释放。让目前抵得离奇的那个2%-3%的净利润率回到即使是行业的平均水平,以去年公司260亿元营业收入计,年度净利润就可有20多亿元,支撑起1000亿元的市值,从行业内普遍的市盈率看,市场还是能够认同的。
    2015-11-21 13:45:18

    回复

  • 张珩
    2015-11-22 00:46:36

    回复

  • 訾地
    双赢的观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一直热衷于玩自家独赢游戏的同方大股东清华控股,或许在市值管理这件事情上能拿出一个双赢的实施方案,即等到他们需要减持手中股份的时候,一定兑现“推动公司积极开展市值管理”的承诺。
    2015-11-22 09:52:14

    回复

  • 谈特
    继续说市值管理。不同的立足点会有不同的管理理念。立足于企业经营,清华控股的现任舵主的上述市值管理观点就是代表。立足于投资包括炒股,因为认同企业的价值是可以估的,所以坚持“估值等于市值”的观点,其市值管理理念的核心要义就是在“炒未来炒预期”过程中把控好估值。关于同方的估值,各路的“炒未来炒预期”们各有各的成果。但是要论权威性和影响力,“一个国芯市值一百亿,同方有十个“国芯”,同方的价值就是一千亿,甚至几千亿”,同方前任老总对同方的这一评估,应该非它莫属了。因此,这是不是可以成为衡量当前同方股价高低尤其是即将或有的增发股份定价高低的一大依据呢?
    2015-11-25 08:26:43

    回复

  • 戴彪
    贱卖国芯已成定局,或有的增发价万不可再低了。
    2015-11-25 12:22:24

    回复

  • 红化中
    还是小心点好!传媒大学的一批牛皮贩子被一窝端了,接下来又有哪些家啊?
    2015-11-25 12:33:14

    回复

  • 巢施基
    最大的震荡或会到来,大家拭目以待吧!我这样说的理由是基于清控的下一步行动——资产注入。对大部分公司而言,这样的事都成为炒作的理由,但对同方而言可能会有不同,一卖一买,卖的价格大家一致认为低了,那么买的价格怎么定?我想,无论这个买价怎么定都会被骂的,况且,就清控在同方的股比来讲,定价肯定不会低的。再说了,无论怎么整,开会都会过的。
    2015-11-25 12:56:28

    回复

  • 熊封
    赵伟国违规泄露国芯重组信息算不算一家?
    2015-11-25 12:57:15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