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同方股份股吧 > 10月30日徐井宏:“将清华控股旗下产业注入同方,推动同方产业和清华控股旗下产业的重组” 返回上一页

10月30日徐井宏:“将清华控股旗下产业注入同方,推动同方产业和清华控股旗下产业的重组”

仇切

(发表于: 同方股份股吧   更新时间: )
10月30日徐井宏:“将清华控股旗下产业注入同方,推动同方产业和清华控股旗下产业的重组”
2015年10月30日,清华控股董事长徐井宏到同方股份调研工作,并召开发展战略研讨会。同方股份董事长周立业、总裁范新、委书记张永路等公司全体高管和部分重要产业公司总经理参加会议。会上,范新介绍了同方股份发展历程及当前调整变革情况,参会人员就同方股份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产融结合、业务协同、经营管理、团队建设、考核激励等内容积极发言并展开热烈讨论。周立业在发言中表示同方股份将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在信息产业、军工产业、大安全、城市建设及城市服务、高端(尖端)制造五个方面发展核心产业。徐井宏发表讲话,就同方发展提出希望。他指出,同方十八年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业绩,积累了雄厚的基础,为科技服务社会做出巨大贡献,是清华产业的旗帜。在新时期,同方要通过深化改革,焕发新的活力,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和速度,实现新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徐井宏表示,同方是清华产业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清华控股将更多关心和支持同方发展,推动同方产业和清华控股旗下产业的重组,包括将清华控股旗下产业注入同方。徐井宏对同方团队提出三方面希望:一是开阔眼界,面向未来;二是敞开胸怀,拥抱变革;三是承担责任,与时俱进。本次会议体现了清华控股对同方产业的高度重视,对同方股份的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为配合清华产业调整和改革整体部署,11月2日晚间,同方股份发布公告称,根据清华控股产业发展的统一部署,以70.12亿元将同方国芯36.39%的股权出售给紫光集团。此外,清华控股拟将其持有的清控人居集团不低于80%的股权和华融泰40%的股权注入同方股份。分析人士指出,公司获注专业从事人居环境业务的清控人居集团和涉及海绵城市业务的华融泰,是清华系战略重组和产业布局调整的开始,标志着清华系大资本重组的启动。有观察人士指出,“整个清华系的资产整合调整过程,是利益博弈的过程,未来清华系会否继续理顺同业竞争资产,实现各平台的精细化定位,按特色打包注入资产,颇值得关注。”    一位长期关注清华系之观察人士指出,“整个清华系的资产整合调整过程,是利益博弈的过程,未来清华系会否继续理顺同业竞争资产,实现各平台的精细化定位,按特色打包注入资产,颇值得关注。”    清控人居、华融泰强势助力同方股份    公告显示,为配合清华产业调整和改革整体部署,同方股份以70.12亿元将同方国芯36.39%的股权出售给紫光集团。同时,同方股份拟受让清华控股持有的清控人居不低于80%股权和华融泰40%股权。    清控人居依托清华大学科研领先优势,致力于营建新型城镇化示范、产业升级样板、创新性人居环境工程,为绿色低碳、创新智能、集约高效、产城共生的和谐人居城市化系统解决方案综合营运商。    华融泰主要从事股权投资、资产管理、并购顾问、风险投资以及证券投资等业务,旗下拥有华控赛格26.43%股权,香港上市公司联合水泥控股有限公司56.06%股权。其中,华控赛格于近期发布了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48.72亿元,通过其子公司人居研究院用于海绵城市PPP建设项目。    同方股份表示,上述关联交易是清华控股整体产业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公司正在对清控人居和华融泰公司进行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前期工作,具体交易方案尚未制定完成。    四大竞合系,让清华系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巨鳄    之前,资本市场熟悉的清华系主要由三大系组成:紫光系、同方系、启迪系。三者之间存在着良性的竞合关系,互为倚重,它们各有所长,风格各异,在集成电路、环保、金融等多个领域攻城略地,共同构建起清华系宏大的产业和资本格局。    紫光系并购凶猛。紫光集团由清华控股及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51%和49%股权。据上证报记者粗略统计,清华系旗下仅一个紫光系,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上的总体投资额已超过1600亿元人民币,远胜其他各大资本系。    同方系形成特立独行的“孵化器”模式。同方系以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两大类为核心,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十多个产业本部。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和人才平台,形成了特立独行的“孵化器”模式。该模式包含成果孵化、产业孵化和企业孵化三个阶段。目前同方股份控股参股子公司有53家,除同方国芯、泰豪科技等已上市外,辰安科技、同方环境、龙江环保等公司正在等待上市。    启迪系后起之秀,在资本市场风生水起。相较紫光系和同方系,启迪系的资本运作稍显逊色,但随着清华系初步厘清旗下三大系分工,启迪系今年开始在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携手清华控股斥资70亿收购上市公司桑德环境,成为国内环境产业迄今金额最大的一宗并购案。    伴随着华融泰和清控人居之前低调的资本市场布局和近期在PPP海绵城市领域逐步高调亮相,以及本次公告所展示的清华系资本的布局思路,人居华泰系隐隐成为了清华资本在三大系之外的又一个重要力量。    清华系将冲击环境产业A方阵的现有排序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调整是清华产业大改革的序幕,将资源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清华控股将充分利用旗下同方股份、紫光集团、诚志股份、启迪控股等平台,进行战略重组和产业布局调整。通过股份置换、交叉持股等方式,根据各产业平台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逐步理顺内部产业架构和业务归属关系。    在产业布局方面,紫光系、同方系、启迪系所组成的原有三大系屡见重合,竞合态势明显。以环保产业为例,随着启迪系收编桑德环境获批,环保产业无疑是其未来的主打方向,但同方系旗下也有同方环境、龙江环保等环保资产。其中,同方环境主营脱硫、脱销、城市生活垃圾及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环保产品和工程承揽;龙江环保主营水务投资、水厂建设运营。    根据E20环境产业研究院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同方股份合计污水处理能力约264万立方米/日、供水能力80万立方米/日;启迪通过与新加坡水务集团凯发公司合作,拥有了水处理规模约36万多吨/日;此前,清华控股旗下以启迪科技为主的四家公司受让桑德集团持有的桑德环境29.8%的股份,而截止2015年上半年,桑德环境拥有的垃圾焚烧项目总规模就约为1.19万吨/日。上述企业都是E20研究院提出的环境产业A方阵的重要组成部分。E20环境平台高级合伙人,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表示,随着2014年新一轮PPP大潮的到来,以及住建部主推的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建设行动的全面开启,整个市政环保PPP领域中,清华系未来将如何布局?这又将是一艘趁风启航的国企混改巨舰,它的到来又将如何冲击A方阵现有的排序格局,我们拭目以待。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咸非昨
    2015-11-25 21:05:41

    回复

  • 毋河和
    2015-11-25 21:11:12

    回复

  • 闵使弘
    同方环境终止审查估计又要半卖半送给启迪,整合就是把同方的优质资产廉价出售,再送来些垃圾资产充数,这样的整合,我们真不想要。哎......
    2015-11-25 21:20:50

    回复

  • 施崞侄
    2015-11-25 21:52:10

    回复

  • 戈梧
    10月30号说的这么热闹今天11月25号同方的股价还是这球样子周立业睁开狗眼看看吧!
    2015-11-25 22:21:19

    回复

  • 燕里责
    2015-11-25 23:13:03

    回复

  • 后先叮
    同方从来没有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风投企业和单纯的孵化器。同方的前任多次对外说明,同方给自己的定位是“类风投”企业。其区别就是,同方不会把其孵化出的企业统统一卖了之,有的要留下来自己控股,做强做大。这也是同方欲成为中国伯克希尔的一个必备前提。同方用18年时间创建下的十个“国芯”就是其赖以圆梦的核心基础。试想,如果那个800亿元发展资金能够顺理成章地安排给同方用于增资其控股的子公司国芯,当同方开始拥有一家乃至今后的数家年利润超过百亿元量级的企业之后,谁还会再像今天这样对同方的伯克希尔之梦报以不屑?而现在,本可以加快实现的同方伯克希尔之梦,却随着国芯的被转让而大大向后递延。事已至此,有人还不甘心,处心积虑地要将同方“类风投”的类字彻底拿掉。若任其如愿,同方的伯克希尔之梦就不是延期实现,而是将彻底破灭。同方的伯克希尔之梦破灭了,谁才会有机会?或许这才是谜底。
    2015-11-25 23:41:15

    回复

  • 邱炎沓
    我就不信为低价增发,你会把今年业绩做得比去年还少?(象当年低价增发E人E本一样,有主力在烂业绩配合下拼命打压股价)
    2015-11-26 07:36:46

    回复

  • 熊顷是
    当初同方想方设法使同方微电子上了市,定名同方国芯,就是冲着要将其打造成芯片产业的国内龙头、世界顶级的企业目标去的。800亿元的发展资金为什么不顺势而为、顺理成章地安排给同方,而非得安排给紫光集团,外界至今看不明白。所谓的理由,紫光的芯片产业基础更好,实际并不是理由,因为那都是紫光拿着别人的钱通过提高价格刚刚收购进来的。当初收购展讯不交给同方而交给并无主芯片设计主业的紫光去办,外界的不明白正是从这里就开始的。现在看,正是为今日挖走同方的国芯而埋下的伏笔。联系到对桑德环境的收购,也是由启迪而不是由同方去收购,这是否也是为日后挖走同方环境之类的同方子公司而埋下的伏笔呢。
    2015-11-26 07:40:27

    回复

  • 贾同
    事实上,能够体现“投资者利益得到充分保护”的方案不是没有。例如,同方可以只让出控股地位而不让出股份,按照方案所预测的未来国芯可以有的110亿年度利润计算,同方可分享的收益可以是现在所分享的一亿多元的数倍,而且是可持续的。再例如,也可以少让一些股份,尽可能留多一些由同方随行就市,待价而沽,也比现在70亿的价款收益多得多。再不济,提高一些转让价,使之更接近现实的市场公允价一些以更符合“投资者利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要求一些,这并非做不到吧。可以为之而不为,意欲何为?答案是:除了牟取清华控股的一己利益,岂有他哉?
    2015-11-26 09:21:17

    回复

  • 骆佛紫
    指责清华控股牟取一己利益,并非出于某种义愤,而是反映的一个事实。800亿元巨额资金是专项用于做强做大我国芯片产业的。清华控股通过强行要求同方转让原本无需转让的国芯股份,折价70亿元,转手用于收购清华控股所持有的人居和华融泰的股权,这实际上就是清华控股从800亿元的芯片产业发展资金中先行赚回了自己之前对这两家公司的投资收益。瞧,为了他的投资收益能提前收回,而不惜牺牲同方企业及其公众投资者的核心利益。难道这还不是事实吗?
    2015-11-26 09:26:38

    回复

  • 倪浩副
    黑,真黑
    2015-11-26 09:30:55

    回复

  • 康柚梃
    再说那个建立内部竞争的初衷。市场经济,通行的是等价交换原则;市场竞争,讲究的是公平竞争前提,即便是内部竞争也不应例外。而现实呢?且不谈以低于市场公允价50%的价格强行收购国芯是否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单说紫光集团收购国芯,做大做强,安排了800亿的各路发展资金予以支持,同方受让大股东的人居和华融泰,也是要求做大做强,不仅没有800亿元的外来资金支持,反而要自掏腰包,刚收入的那个70亿元还没捂热就又将回到大股东的口袋里。如此的厚紫光而Bo同方的做法忒有失公平竞争的前提了吧。记得不久前徐董事长曾对媒体发过感慨,大意是:如果清华产业在一个不公平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怎么一回到家里,自己也有了如此不公的操行?但愿他不久也能安排给同方800亿 ,以洗刷自己被外界的误解。
    2015-11-26 09:36:23

    回复

  • 蔡烙晚
    然而,事情并未到此结束。那个接踵而至的两家公司的股权转让究竟如何定价,同方会不会重演以往有过的高溢价收购和低价增发自家股份的那一幕,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同方的持股人头上,至今挥之不去。人在做,天在看。清华控股新舵主,请三思后行,好自为之吧。
    2015-11-26 09:48:03

    回复

  • 廖容圻
    如果法律有规定,股份制企业的控股股东所能转移的公司资产仅限于其自身持股数所享有的份额,同方大股东一次性转让掉几乎全部国芯股权的事情就不会发生。如果法律没有规定,只要经过股东大会表决通过大股东就可以转让他想转移的公司资产且数量不限,同方大股东那些个一再损害公众股东权益的事情也不会发生。总之,通往投资者利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路程还很遥远。
    2015-11-26 09:53:49

    回复

  • 凌翁区
    为什么即今要投赞成票?
    2015-12-02 07:46:24

    回复

  • 赖虔吉
    2015-12-02 09:17:23

    回复

  • 邓见江
    2015-12-02 10:57:49

    回复

  • 单海盲
    2015-12-02 11:35:41

    回复

  • 弓区任
    2015-12-02 11:48:26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