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太极集团股吧 > 太极集团前身、今生和未来。 返回上一页

太极集团前身、今生和未来。

濮呆岭

(发表于: 太极集团股吧   更新时间: )
太极集团前身、今生和未来。
太极集团是改革开放以后,从一家只有几十人的县级制药厂迅速发展起来的。带领太极集团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是几位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系1977级毕业生。太极集团能够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的基石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营产品——急支糖浆。  从2000年至2014年15年间,太极集团的营业收入迅速增长,主要由于太极集团收购了与太极集团同在重庆市的桐君阁和西南药业。西南药业主要生产化学药品,桐君阁的主营业务是医药流通。  2002年收购桐君阁以后,太极集团的医药商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60%,毛利率10%左右;太极集团的医药制造业的毛利率超过50%,但是医药制造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不足40%。从营业收入结构分析,太极集团的营业利润率肯定低于片子癀。  太极集团从2010年开始,连续5年营业亏损的原因是什么呢?  2010年太极集团主动召回曲美减肥胶囊,导致上市以来首次净亏损1.72亿元。曲美减肥胶囊是太极集团用引进国外的化学药品配方制造的减肥药,其主要成分是盐酸西布曲明。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食等作用,但同时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肝功能异常等副作用。  2011年由于停止生产和销售曲美减肥胶囊,太极集团的胶囊剂销售收入同比减少67.55%,毛利率51.72%,同比减少30.9个百分点。同时,糖浆剂的毛利率54.82%,同比减少3.91个百分点;口服液的毛利率37.32%,同比减少7.06个百分点。  2011年太极集团实施“万家药房”战略,完成224家直营药房建设,直营药房已达800多家,加盟药房7000多家。2011年,太极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65%,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55%;由于短期借款同比增长35.71%,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7.52%。2011年太极集团营业亏损9148万元。  2012年太极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1%,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4.65%,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3亿元,其中,广告宣传促销费和市场维护开拓费同比增长32%,同比增加额1.26亿元占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额的42%。2012年太极集团营业亏损1.75亿元。  2013年太极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不足0.01%,营业亏损1.37亿元;市场维护开拓费同比增长12.84%,同比增长额3313万元;贴现息及手续费同比增长91.66%,同比增长额2945万元。太极集团2013年度报告提出:逐步推进中医药养生及日化产业发展,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处置部分闲置资产。通过市场手段,将除主业和必须保留的资产外其余资产全部予以处置,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加快产业集群的发展。  2014年太极集团的营业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5.38%;营业总成本72亿元,同比增长72亿元;营业亏损2.6亿元。2014年太极集团营业亏损的主要原因仍然是销售费用增长过快,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6.8%,同比增长额占当年营业总成本同比增长额的37%。 2015年太极集团公司2015年1-12月实现营业收入71.65亿元,同比增长2.97%,中药行业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9.58%,公司本季度营业收入环比上季度增长13.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83.86%,中药行业平均净利润增长率22.82%,公司本季度净利润环比上季度增长28.66%。 太极集团2015年度报告提出 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愈发严峻,制造业经济处于收缩状态,医药行业整体增速 放缓;医药行业药品采购、公立医院改革等各项政策的出台,医药产业已迎来了竞争白热化时代,医药市场分省割据愈演愈烈,成本制胜成为医药企业的制胜法宝。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医药市场的激烈竞争形势,公司积极创新营销模式,优化管理,加大产品结构调整。 2015 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71.65 亿元,比去年同期 69.58 亿元增长 2.97%;实现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2.31 亿元,比去年同期-2.77 亿元增长 183.86%。实现每股收益0.5434 元/股,比去年同期-0.65 元增长 183.60%。 1、壳资源整合: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脱壳重组。该事项于 2015 年 4 月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2015 年 6 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控股子公司桐君阁脱壳重组于 2015 年 12 月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截止披露日,桐君阁重组工作已全部完成。西南药业和桐君阁的壳资源整合,彻底解决了三家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和同业竞争问题,消除了上市公司融资障碍,为公司做大做强医药产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2、销售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强有序的销售体系建设,产品结构调整效果显著,销售人员本地化得到加强;零售集采不断完善健全,品类管理优化效果明显。销售收入再创新高,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71.64 亿元,比去年同期 69.58 亿元增长 2.97%。 (1)工业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工业销售收入 30.38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 15%。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有序的销售体系建设,全面创新营销理念与营销模式,加强调整产品结构,“巩固川渝、决战广东”市场战略显成效,完成了国家低价药藿香正气口服液调价和市场消化工作,藿香正气口服液销售收入再创新高。 普药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报告期内,过 500 万元的产品达 104 个,同比增加 10 个,其中过亿元的产品增加 4 个;思为普、小金片、沉香化气片、五子衍宗丸等特色、高毛利产品增长明显;新产品芪鹿补血颗粒在重庆市场上市首年销售过 500 万元,该产品将成为公司又一治疗慢性病的重点培育品种。 (2)商业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商业销售收入 39.78 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 4.21%。报告期内,公司品类管理优化效果明显,商品结构得到全面优化,提高了产品毛利率;健全完善商业零售集采、分采、自采的采购体系,优化供应商结构,零售货源保障率得到较大提高。开展销售攻坚战,医疗终端大客户上量明显,销售再上新台阶。 3、生产供应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下属生产企业按期按照 GMP 规范要求完成技术升级改造,绵阳制药、南充制药、西南药业口服制剂、甘肃天胶公司胡川厂区、四川太极制药口服液固体制剂车间、涪陵药厂原料药车间等 6 家企业生产线完成了 GMP 认证工作,至此全公司药品生产企业均完成了 2010 版 GMP 改造。生产企业自动化进程加速,报告期内,实现了小容量注射剂自动灯检、包装;丸剂自动包装;口服液自动灯检试机;软袋输液引进了摆袋机器人。 优化采购模式,加强重点产品战略合作和集约化采购,“三产”工作成绩显著,成功抑制部分品种价格上涨势头;严控质量管控,全面清理 2015 新版《药典》主要变化和技术要求,未发生一起原料质量事故。 4、科研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太极护发素生产批件、国家麻药特药立项研究批件 2 件,完成药品再注册近 800 件,申报发明专利 9 项,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2 项。完成药品生产注册申报 4 项,临床注册申报 4 项,保健食品生产注册申报 2 项。完成中药新药丹七通脉片 IIa 期临床研究,启动 IIb临床研究;完成中药新药芪灯明目胶囊 II 期临床总结;虫草产业化项目拟青霉素防治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分析太极集团2010至2014年度报告,我们发现,太极集团连续五年营业亏损,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偏离了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主业,引进化学药品——曲美减肥胶囊,陷入亏损的泥塘。  第二、不计成本的营销模式,使得太极集团始终无力跳出“曲美减肥胶囊召回”的亏损泥塘。  第三、不能有效地控制财务费用。 第四 公司在对桐君阁和西南药业壳资源整合后,因公司股权减持及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完成了重大资产重组,取得收益。 2016年太极集团主业能够扭亏为盈吗?我们注意到,从2013年起,太极集团开始发展健康产业(中药养生),作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太极水、天胶等天然养生产品已经上市。  战略方向决定盈亏。引进化学药品——曲美减肥胶囊的战略方向性错误让太极集团付出连续五年营业亏损的代价。那么,现在太极集团发展健康产业的战略方向对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分析世界制药业巨头是如何做的?  辉瑞制药有限公司(Pfizer,NYSE:PFE)是世界最大的医药企业,总部设在纽约。辉瑞公司的股票是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成份股。  辉瑞公司创立于1849年,早期的主营产品是化工产品,药品是附属产品。1928年弗莱明爵士发现青霉素后,辉瑞公司对发酵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其用于青霉素的生产。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辉瑞公司是当时唯一使用发酵技术生产青霉素的企业,不仅产量极大且生产成本非常低。1951年辉瑞公司研发广谱抗生素土霉素成功,此后四环素等药物研发成功,这些都给辉瑞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2014年辉瑞公司的营业收入496.05亿美元(按照2014年12月31日1美元兑换人民币6.2126元换算,折合人民币3081.76亿元。以下汇率同上。),研发支出83.9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21.42亿元),占营业收入17%;净利润91.35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67.52亿元),净利润率18.42%。  2014年初,辉瑞公司将业务结构分为传统制药业务和创新产品业务,保健品被归类于创新产品业务。美国、加拿大和中国是辉瑞公司最大的保健品市场。辉瑞公司的保健品主要是OTC药品。在全球十大OTC品牌中,辉瑞公司占据两个品牌——Advil®和 Centrum®。辉瑞公司的保健品包括钙片、复合维生素、唇膏、维生素饮料、便携式热疗,等等。  2014年辉瑞公司的保健品业务收入34.46亿元(折合人民币214亿元),同比增长3%,同比增长额1.5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5亿元),保健品收入占辉瑞公司营业收入7%。辉瑞公司来自新兴市场的保健品销售收入9.4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8.52亿元),占保健品总收入的27%。  辉瑞公司能够居于全球医药业之首,一方面因为辉瑞公司能够抓住机会,制定正确的战略方向, 另一方面,在正确的战略方向指导下,加强研发投入。  作为全球化学药品制造业巨头,辉瑞公司已经将健康产业作为公司发展的主要业务板块。与化学药品制药业相比,作为以植物作为主要原料的中药业,更具有研制养生产品的优势。  太极集团发展健康产业的基础是原料基地建设,首先保证养生品原料供应的安全和质量。比较辉瑞公司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太极集团发展健康产业的战略方向是正确的。太极集团可能在2015年扭亏为盈。  在我国,像片子癀这样继承祖辈绝密中药配方的医药企业是凤毛麟角,大部分医药企业像太极集团一样,是在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通过分析太极集团的经验教训,我们看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引进国外技术相比,结局是不同的。  2014年辉瑞公司的研发支出83.9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521.42亿元),占营业收入17%;太极集团的研发支出2308万元,占营业收入0.33%。研发支出与盈利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辉瑞公司的高利润率来自较高的研发支出。  各行各业都是相互影响的,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造纸业的需求结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OTC药品的销售模式也受到了巨大影响。2011年太极集团的大规模实体药店建设,不仅加重了企业的财务负担,而且缺乏销售模式创新,销售费用支出与销售收入增长不相匹配。  养生产品最大的特点是个性化,不仅养生产品需要个性化,销售模式也需要个性化。不同的人群需要不同的健康产品。20岁的年轻人与六十岁的老人有不同的健康产品需求。四十岁的男性与四十岁的女性有不同的健康产品需求。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个性化销售模式也许比实体药店更适合于中青年,社区养生实体店也许更有利于老年养生产品的销售。  只要太极集团加强研发投入和销售模式创新,引进战略投资者及管理层持股的再融资启动;加快盘活集团内部资产,巨幅降低其财务费用、管理费用。1)全国国企改革看重庆,重庆国企改革看太极。在国家、重庆倡导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估计16年启动股权再融资,引进海外实业战略投资者及管理层持股、融资金额用于补充流动资产或外延式扩张。2)通过处置西南药业、桐君阁壳资源将获得巨大现金流以偿还贷款。相继处置,2个壳公司将为其带来十多亿现金偿还贷款。3)巨额盘活土地资产偿还贷款降低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除涪陵制药厂的搬迁补偿总额15亿外,估计将加快其它土地资产剥离,回购金额不低于30亿。藿香等核心产品迎来二次增长,工、商业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藿香为新基药、低价药、类独家剂型、提价30%预期强烈,急支糖浆进入12版国家基药,其增速将超过18%;通天口服液重新获中风后遗症批文,必将出现恢复性爆发式增长;享受单独定价的独家剂型吗啡缓释片、厂家较少的布洛芬缓释片、神经节苷脂等增速将超过30-40%;医药电商将迎爆炸式增长时代,桐君阁电子商务、天猫桐君阁旗舰店、太极养生馆的上线,与桐君阁药店万家终端形成巨大协同实现O2O模式联动,桐君阁商业与母公司OTC工业协同效应显著。国资、公司改革积极性高,可能启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如果启动再融资估计公司市值很可能突出200亿。太极的投资机会,不仅是公司价值重估、估值修复,更是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及核心产品快速增长。太极集团也许会创造出企业发展历史上的第二次辉煌。  三十多年前,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太极集团的创业者们属于精英,他们可以到政府机关工作,但是他们选择到只有几十人的县级制药厂创业。当年二十不悔的年轻创业者们现在已经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龄,他们倾尽全部心血的企业也成长为A股上市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创业者们经历的坎坎坷坷,成功与失败,值得现在的青年创业者们借鉴和思考。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利趾诀
    分析有理有据。。。。。。
    2016-04-16 19:14:50

    回复

  • 吕沙朕
    有水平,看得透!
    2016-04-16 19:18:14

    回复

  • 沃舟佘
    2016-04-16 19:55:53

    回复

  • 毕两床
    辛苦了,好文章。
    2016-04-16 20:00:25

    回复

  • 满系行
    2016-04-16 22:24:30

    回复

  • 樊常玲
    呕心沥血,钦佩之至!
    2016-04-17 00:25:51

    回复

  • 终栅佟
    写的不错 垃圾公司不是写好的 白淅沥在位一天 公司就不会好
    2016-04-17 07:28:28

    回复

  • 龚查戊
    2016-04-17 08:41:12

    回复

  • 云活
    柳翠鸣!你是太极人吗?
    2016-04-17 08:55:44

    回复

  • 包抗
    写得不错
    2016-04-17 09:14:21

    回复

  • 郎佛就
    太极的创业人!!!致敬柳哥柳姐…………
    2016-04-17 09:19:42

    回复

  • 邴柴
    建议作者去企业高发展策划一定会有发展前途的
    2016-04-17 09:35:48

    回复

  • 梁弟
    股市中多些楼主这样的人才,那就是中国股民的福气!
    2016-04-17 09:44:40

    回复

  • 权翌
    看了2015年年报,有几个疑问,第一,2015年的主营业务创造了多少利润?第二,太极水销售数据没有体现,有谁知道?
    2016-04-17 10:06:53

    回复

  • 於股
    近两天净流出资金2亿多哪是私募应对新规出台前赎回,游资趁机打压一下,估计周一也会低开高走,也是小散门最后上车机会,4月30号正式公布逆天第一季报9,4亿,对只有80亿市值太极,对A股来说是核爆!一直从13多元进入太极,我一直未曾放弃!
    2016-04-17 10:43:28

    回复

  • 巢玟
    2016-04-17 10:48:10

    回复

  • 乐兔
    分析的很清楚,现在关键看一季报主业情况,看好太极三年,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2016-04-17 13:59:24

    回复

  • 蒲射注
    太极能否逆袭成为大牛,主要关注能否降低成本上,销售成本,财务成本增加得太厉害了,而业绩迟迟上不去,都已经5年了,成败至于今年
    2016-04-17 14:50:18

    回复

  • 华梁虎
    与江中药业比一比就明白了! 短视一定会后悔!!!想一想为什么???桐君阁之后会有更大的改革动作,拭目以待!
    2016-04-17 15:05:43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