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ST生化股吧 > 血制品供不应求态势加剧,生化迎来全面振兴机遇! 返回上一页

血制品供不应求态势加剧,生化迎来全面振兴机遇!

弘劣耐

(发表于: ST生化股吧   更新时间: )
血制品供不应求态势加剧,生化迎来全面振兴机遇!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多位血制品业内人士处获悉,在长期供不应求的态势下,2015年6月以来血制品产品价格中枢不断上移,未来两年多个品种价格可能继续上扬。在A股市场,十余家上市公司涉及该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血液制品领域发展将呈现强者越强的趋势,具有较多浆站资源以及产品批件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   部分产品存提价空间  近年来,血液制品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临床适用症状的增加、老龄人口数量增长,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在新版医保目录中,血制品报销范围扩大,预计未来临床需求将继续增加。  供给方面,国家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对已有血液制品业务的企业新设浆站存在严格限制,血液制品行业浆源不足预计将长期存在。多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与其他制药行业不同,血制品行业的特殊性在于其原材料的稀缺性。2015年采浆量约为5500吨,2016年采浆量约为7000吨,而当前国内市场人血白蛋白的需求量约11000吨。此外,限制进口也是造成血液制品短缺的因素之一。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从血制品价格来看,在供不应求没有缓解之前,除了白蛋白可以进口更低价格产品而难以提价外,其他产品都存在强烈的提价预期。具体看,凝血因子VIII主要由医保支付因而提价空间较小;静丙使用量大,涉及人群广,出现大幅度提价的可能性也较小;纤原属于一次性用药,且用药量相对较少,主要由患者自付,提价空间较大。  2015年6月以来,血制品最高零售价放开,2016年血制品进入量价齐升阶段。从细分产品看,白蛋白价格稳中有升,静丙涨价约20%,纤维蛋白原经过两波涨价,累计幅度达到185%。   多家公司涉足该业务  目前国内血液制品企业的主要产品为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随着国内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免疫球蛋白类新适应症的增多,血液制品产品数量、血浆综合利用率将成为血液制品企业盈利的关键。  国内现有血液制品生产企业31家,大多数企业与上市公司有关联。其中,上海莱士是规模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2013年以来其收购了郑州莱士(原邦和药业)、同路生物和浙江海康。天坛生物正在进行资产重组,重组完成后,预计将超越上海莱士,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血液制品企业。除上述两家公司外,A股市场还有华兰生物、博雅生物、ST生化、人福医药、博晖创新、沃森生物等涉及血液制品业务。  从浆站数量来看,目前全国共有200余家单采血浆站,隶属于28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上海莱士数量最多,共有33家;天坛生物有18家,重组后可能达到近50家,华兰生物23家,博雅生物10家,ST生化8家,人福医药4家。从投浆量来看,2016年华兰生物总投浆量超过1000吨,其次是上海莱士和天坛生物,分别为接近900吨和683吨。  从产品批件数量看,华兰生物拥有11个血液制品批件,数量最多;其次是天坛生物,拥有10个血液制品批件。上海莱士、博雅生物、ST生化的血液制品批件数量相对较少,只有6-7个。从产品格局来看,五家公司均拥有人血白蛋白和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的批件,四家公司拥有人免疫球蛋白和人纤维蛋白原批件。  从产品产值情况看,博雅生物的其他血液制品(除人血白蛋白、静注丙球)占比最高,达到31%;华兰生物、上海莱士有约22%的其他血液制品占比。血液制品毛利率情况与产品格局相匹配,博雅生物毛利率最高,为65.78%,上海莱士和华兰生物毛利率同样较高,分别为63.55%和61.16%。  财通证券医药研究员沈瑞认为,目前中小企业血浆综合利用率相对偏低,血液制品领域发展将呈现强者越强的趋势,具有较多浆站资源以及产品批件的企业将有更多机会。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谢轩春
    生化血浆站在奋起直追!加油!
    2017-06-01 10:48:54

    回复

  • 关呢
    生化前景光明灿烂!坚定不移支持发展!
    2017-06-01 10:55:59

    回复

  • 骆佛紫
    生化加油!好好好!
    2017-06-01 10:57:08

    回复

  • 段宸
    分析得透彻,目光如炬啊
    2017-06-01 11:01:03

    回复

  • 席拙
    行业前景确实好,生化的前景也很好,这都不容置疑。只怕是好公司好前景毁在屎家手里,担心呀。
    2017-06-01 11:08:56

    回复

  • 吉娃风
    2017-06-01 11:50:51

    回复

  • 蓝希怠
    加油生化!
    2017-06-01 13:24:47

    回复

  • 连佘委
    关注!
    2017-06-01 15:04:32

    回复

  • 弓拒特
    关注!
    2017-06-01 21:20:26

    回复

  • 敖特屹
    “迟迟不回复”显然不正常。梳理这些公司不难发现,监管部门通过行业数据的比对,发现了一些明显的矛盾之处。而面对问询函中尖锐的问题,这些上市公司要做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以ST生化为例,问询函提出,报告期末公司库存商品账面金额1.92亿元,库存量为88.65万支,平均库存成本约为217元/支。报告期公司营业成本为2.49亿元,销售量为194.28万支,单位产品成本约为128.39元/支。公司库存商品单位成本远高于单位产品成本,请公司结合产品成本结转方式,说明上述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幵请会计师发表专项核查意见。  此外,问询函还提出,ST生化2016年、2015年销售量分别为194.38万支、260.45万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67亿元、5亿元,据此计算出的产品单位价格分别约为292元/支、192元/支,2016年产品单位价格较上年增长52%,增幅高于可比上市公司水平,请公司结合产品成本结转方式,说明上述差异的原因及合理性,并请会计师发表专项核查意见。
    2017-06-01 22:31:41

    回复

  • 潘例
    2017-06-02 08:32:19

    回复

  • 乌侍般
    2017-06-02 09:04:32

    回复

  • 吉梅角
    2017-06-02 11:27:48

    回复

  • 俞刁酒
    2017-06-02 14:47:06

    回复

  • 訾老余
    关注!
    2017-06-02 20:58:16

    回复

  • 刘秀埋
    支持!
    2017-06-02 22:22:19

    回复

  • 浦七丙
    2017-06-05 09:35:18

    回复

  • 阳忙
    分析的好!
    2017-06-05 09:52:23

    回复

  • 翁委枰
    2017-06-05 15:59:48

    回复

  • 任待庭
    2017-06-06 08:47:09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