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网站 > 股吧论坛 > 徐工机械股吧 > 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集中调研,徐工集团混改开始呈现加速迹象 返回上一页

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集中调研,徐工集团混改开始呈现加速迹象

席按

(发表于: 徐工机械股吧   更新时间: )
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集中调研,徐工集团混改开始呈现加速迹象
据徐州国资委网站信息,全国人大财经委主任李盛霖及李学勇、邵宁两位副主任等人组成的调研组,对徐工在内的数家当地国企就混改进一步深入推进的方案进行了调研,陪同调研的还有江苏省人大的领导班子及徐州市政府、国资委等领导,以及当地其他国企董事长一共数十人。由此可见关乎混改,阵仗之大,引起了各方的高度重视,这或许意味着徐工混改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去年底,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在接受媒体采访提及改制:徐工的预期是将国有控股降到25%左右,国家相对大,但不绝对控股,中间有众多战略投资者细分这个股份,而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参与部分股份。根据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和《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徐工必然是走商业类国企混改路径。则通过引入战投、国有参股、整体上市、员工持股等混改方案势必带来中长线利好。实际上,推动国企改革,既是顶层设计的要求,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同在工程机械行业,目前众多高管持股的民企三一重工的市值是440亿,实现了员工核心利益捆绑的中联重科市值是350亿,徐工只有250亿。相比在国际市场上,《2014年国际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名,徐工位列第五,中联、三一分列九、十。而徐工的目标是“2025年之后进入世界前三”,想要成为世界级企业,混改、多元化、引入金融战投、产业深度整合、强化资本运作应该是必经之路!王民评论说:“这是一场关乎生死的改革,也是我退休之前要攻坚的一场‘淮海战役’。” 相信混改完成后,光是简单的机制溢价就会让徐工在市值上有个超越。徐工机械发布公告称,为保障公司经营资金的需求,计划向金融机构申请综合授信额度,总规模为 600 亿元,授信额度使用期限为一年。分析人士指出,徐工向来资金需求平稳,如果按当下政策面的供给侧改革、去库存,则更不该需要这么大资金规模来扩产。那么,集团很可能有多元化、资本运作的需求,或者是与混改将尽快启动有关,需要雄厚的资金来保驾护航。目前,徐工集团持有徐工机械42.13%的股权,根据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此前表述,预期是将国有控股降到25%左右。粗略计算,如果以增发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对外新增发行的股份大概接近50亿股,按目前的股价计算金额大概在150亿元左右。如此巨大的金额,意味着只有金融或产业资本这类相当规模的战略投资者才吃得下。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 晁岸炊
    因此徐工解决了10万人就业,堪比富士康啊!看来制造业还是立国立身之本啊
    2016-03-25 15:06:03

    回复

  • 松卦卷
    徐工定增额度超越市值!那铁定股价翻番!版主,高手都走了,你可以出来装逼啦~~
    2016-03-25 15:09:00

    回复

  • 褚卓
    暴风雨前奏,混改前端步伐
    2016-03-25 15:13:06

    回复

  • 昌彩祖
    国家队已买入徐工,昨日众散闻风齐力站岗涨停
    2016-03-25 15:17:27

    回复

  • 崔查李
    怎么做到的?4个回复居然一天20几万浏览
    2016-03-25 15:22:19

    回复

  • 林动
    真的么,这都有了改制了
    2016-03-25 15:24:35

    回复

  • 倪钉妾
    这浏览量也能刷?这一会多几万,太牛比了
    2016-03-25 15:24:59

    回复

  • 余己冬
    看来这时候的改制问题啥时候才口解决呢
    2016-03-25 15:27:00

    回复

  • 姚巨
    国家队已经买入了徐工了不是
    2016-03-25 15:29:11

    回复

  • 倪屈俏
    涨停,出手!
    2016-03-25 15:31:32

    回复

  • 阮巷
    国有控股降到25%左右,国家相对大,不控股,对这也要好处
    2016-03-25 15:31:45

    回复

  • 茹巳火
    徐工混改有了很大的进步了啊
    2016-03-25 15:33:09

    回复

  • 廖卡我
    确定这是国家队买入吗?
    2016-03-25 15:34:03

    回复

  • 羊将婧
    对整体来说,还是有各种好处哇
    2016-03-25 15:36:12

    回复

  • 弘底旅
    市场竞争必然的一次结果
    2016-03-25 15:38:21

    回复

  • 严美序
    看来市值也是有所超越的,技术骨干走的这道路也好
    2016-03-25 15:41:43

    回复

  • 祁区
    有发展总是好的吧
    2016-03-25 15:44:23

    回复

  • 蓬志
    能推动国企改革就是好事情
    2016-03-25 15:47:11

    回复

  • 卓婧拾
    国家可以控股更好了
    2016-03-25 15:50:07

    回复

  • 冷姨
    制造业在中国,还是立身之本
    2016-03-25 15:53:01

    回复

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