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 > > 股票快讯 > 宏观快评:逆周期因子再度生变? 返回上一页

宏观快评:逆周期因子再度生变?

编辑 : 王远   发布时间: 2018.01.12 11:15:04   消息来源: sina 阅读数: 175 收藏数: + 收藏 +赞()

1月9日下午彭博消息称,中国央行于近期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相当于不进行逆周期调节,该调整已于近日生效。消息爆出后,离岸、在岸人民...

1月9日下午彭博消息称,中国央行于近期通知部分中间价报价行,对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中的逆周期因子参数进行调整,调整后相当于不进行逆周期调节,该调整已于近日生效。消息爆出后,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双双大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跌破6.53关口,日内累计跌超350点;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官方收盘价报6.5207,为逾一周新低。    傍晚,人民银行对上证报表示,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中,计算“逆周期因子”的“逆周期系数”由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自行设定。各报价行会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以及外汇市场顺周期程度等,按照其内部报价模型调整流程,决定是否对“逆周期系数”进行调整。    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1、“逆周期因子”本就不是日常性地“显山露水”。    根据我们构建的简易中间价模型,央行在去年5月中旬引入“逆周期因子”以来,主要是在人民币贬值预期过于集中时,才会展现出帮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或至少不过快贬值)的作用,只有2017年9月8日-11日这一次例外(图表1)。    其背景是,2017年8月以来,美元指数横盘震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却出现了一波凌厉升值,在岸收盘价最高达到6.4617,这触发了央行对人民币过快升值的高调抑制措施。除了首次启用对升值的逆周期调整外,还宣布将外汇风险准备金征收比例从20%降低为零,由此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深V型”回调。    除了这一次以外,“逆周期因子”还在另外5个短时段内发挥了帮助人民币升值或较少贬值的作用,而在多数时间中,加入逆周期因子的中间价模型与未加入该因子的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并无明显差别。特别是2017年11月以来,伴随美元的趋势性走弱,“逆周期因子”已有2个多月没有展现其效力了。

声明:如本站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邮箱:wangshiyuan@epins.cn 我们将迅速删除。

 

股票快讯最新文章

MORE+
 

热词推荐

MORE+

推荐阅读: 缺口理论 江恩理论
 

股吧论坛最新帖子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