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群 股票问答 股票入门 股票技术 股票理论 股票进阶 股票大全 股票快讯 股吧论坛 经济日报电子版 今日财经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寿险业迎满期兑付高峰 一季度77款产品退保过亿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张益铭    

寿险业正迎来满期兑付高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76家人身险公司披露的2024年一季度偿付报告中,当季退保金额超过1亿元的有77款产品,其中,以银保渠道销售的分红险、万能险、年金险等产品占主流。退保金额最高的产品为一款银保销售的年金险,一季度退保金额高达75亿元,退保率为45.12%。

“去年开始兑付就较高,今年确实是满期兑付高峰。”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8年、2019年“开门红”期间各家销售的实际存续期五年、六年期的年金险、终身寿险,分红/万能两全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陆续到期,是产品集中退保的主要原因。

视觉中国

对保险公司而言,满期兑付高峰可能带来一定的流动性风险。如某寿险公司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持续加强现金流的监控和应急管理……保持充足的现金流满足退保、满期支付等要求。”

值得关注的是,满期兑付高峰给理财市场带来了大量资金。“除流动性风险之外,寿险业满期兑付对于保险业来说是好事。”有寿险公司高管在受访时认为,当下老百姓没有更好的理财工具承载他们的诉求,保险作为续接产品在理财市场仍有竞争力。随着之前高资金成本的保险到期,新流入的保险业务资金成本变低了,有利于寿险业资产负债平衡。

前十产品共退保300亿元

“这是一款固定收益的年金保险,3年缴费,12年满期,6年退保最划算。满6年不退保的话,从第七年开始每年在现金价值的基础上给付4%的年金,不着急用钱的话,可以多放放。”2018年初,小张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一位银行理财经理向他推荐了一款热销年金险,如今这张保单已经满6年,退保可以取出本金和收益。

近期险企陆续披露2024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报告中披露了各家退保金额前三名产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显示,有77款人身险产品当季退保金额超过1亿元,这些产品属于36家保险公司,主要是年金险、终身寿险,分红/万能两全险等理财险,从销售渠道看银保占比多达六成,此外也有产品在个险等其他渠道销售。

退保金额最高的产品为人保寿险幸福保年金保险B款,是一款在银保渠道销售的年金险,退保金额为 74.56 亿元,退保率为45.12%。这款产品在2023年一季度退保金额也高达71.59亿元,当期退保率为24.82%,该产品在二季度退保48.54亿元,全年合计退保127.85亿元,退保率为44.32%。

除此之外,退保金额居前的产品还包括:百年人寿的百年升年金保险退保金额为51.13亿元、平安人寿的平安智盈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为31.27亿元、平安智胜人生终身寿险(万能型)为28.02亿元、中国人寿的国寿稳健一生团体年金保险(万能型)为24.89亿元、农银人寿的农银稳得福B款养老年金保险为21.32亿元、中信保诚的智尚人生年金保险C款(投连险)为18.77亿元、人保养老的人保温心岁月3号固定收益类商业养老金为17.84亿元、平安人寿的平安智慧星终身寿险(万能型)为15.17亿元、泰康养老的泰康团体年金保险(万能型)为14.21亿元。

统计显示,前十产品合计退保金额约为300亿元,其中有七款产品在银保销售,主要涉及年金险、万能型的终身寿险等产品类型。

险企面临现金流压力

“去年开始,五年期分红险、万能险兑付较高。”一家寿险公司产品部门负责人在受访时表示,今年应该是满期兑付的高峰。集中退保对保险公司来说意味着利润压力,因为满期给付意味着前期利润的确认,同时负债规模和可用资金规模的减小,会对当期净利润产生压力,保险公司还可能因短期资金压力面临流动性风险。

投保排排网统计的净利润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76家人身险公司中,35家公司盈利,41家公司面临亏损的局面。记者注意到,多家险企亏损超过10亿元,人保寿险净亏损13.12亿元,亏损跌至榜单倒数第一,英大人寿亏损12.91亿元,建信人寿亏损12.53亿元、泰康养老亏损11.84亿元、百年人寿亏损10.5亿元。

不过,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认为,险企对集中兑付问题已经提前应对了。有保险业内人士认为,“压力尚可,在流动性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

记者注意到,多家公司在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提及流动性风险。如某万能型年金险集中退保的险企在报告中表示,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压力情景LCR3下未来3个月、12个月流动性覆盖率处于预警区域。一是LCR3情景下不得考虑资产变现;二是新单保费较去年同期下降,同时退保支出急剧增加;三是因万能险保费计划调整,保费流入减少;四是公司经营计划调整,部分万能账户结算利率有所下调,退保及部分领取增加,导致业务支出增大。

针对万能险产品在较大规模满期给付、账户现金流净流出的情况,该公司表示,提前进行了相应部署,保证了各项支出的有效支付。“提前进行万能账户资产负债匹配调整工作,提升账户流动性比率,在收益与成本匹配的同时,注重现金流风险影响。通过资产端的协调,弥补部分现金流需求保证各项支出的有效履行,有效防范了流动性风险。”

报告称,公司以后将继续从资产端和负债端,以及资产负债管理三个角度着手,综合考虑防范流动性风险,提升风险解决措施。一、改进产品设计、产品期限和产品结构;二、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强化资产与负债流动性错配风险的管理,降低公司流动性风险;三、加强资产流动生管理并准备短期临时性流动性不足的方案。

另一家面临大规模退保的险企称,目前公司流动性风险整体可控。“公司持续加强现金流的预测、监控、分析和应急管理,根据预测情况提前做好现金流安排,保证充足的流动性来满足日常经营、退保、满期支付等要求,守住不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底线。”

投保排排网统计的退保率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76家险企中有67家人身险公司的综合退保率在2%以下。退保率最高的是大家养老,达到5.48%,主要是原安邦养老存续产品,此外,百年人寿为3.24%、海保人寿为3.16%,德华安顾人寿为3.12%,农银人寿为2.17%、人保寿险为2.02%、泰康养老为2.01%、长城人寿为2.01%。

谁会是主要续接产品?

在业内看来,集中退保除了带来流动性风险,给寿险业也带来了好处。上述寿险公司产品负责人认为,当前属于降负债周期,当客户产品到期,又会选择一些更低负债的产品。在其看来,相对于银行存款、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产品,保险产品在中长期投资的确定性方面仍有优势。

随着银保渠道销售的理财型大量退保,接续产品将有哪些?

蚂蚁保寿险业务部总经理梁泳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储蓄型寿险具有长期储蓄功能和保底收益的特点,能长期锁定利率,因安全性、稳定性两大特点备受中产、高净值用户关注,用来作为资产配置中的关键一环,缓解资产保值增值的焦虑。近期行业内较火的新型寿险产品,如分红险(增额终身寿分红型)也兼具稳健增值的功能,能在享受保底收益的同时,通过分红能分享保险公司经营成果。

“保险公司应加大分红险的开发,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综合需求,此外,还可以针对银发人群开发收益和灵活性更高的寿险产品。”梁泳还表示,看好互联网平台寿险的保单增长趋势,以平台数据为例,去年7月以来,在蚂蚁保平台上主动搜索、购买储蓄型寿险的用户增长了10倍以上。

上述寿险公司产品负责人在谈及接续产品时表示,主要还会是分红险、终身寿险等产品,此外,两全险等固定收益产品去年银保销售也比较好。在其看来,“报行合一”等压力下,今年以来银保也恢复到了往年同期的七成产能,随着近期银保放开“1+3”约束,预计银保渠道年度保费有望与去年持平。

2023年8月以来,金融监管总局在银保渠道力推“报行合一”,2024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规范人身保险公司银行代理渠道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和细化“报行合一”的要求。5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取消了商业银行每个网点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只能与不超过3家保险公司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合作的限制。业内认为,这有利于银保业务规范发展下增加保费。

银保向好的同时,在利率降低周期下,个险、经纪代等主要渠道寿险产品销售情况乐观,观察保费数据可知,寿险业保费近期已经出现回暖。数据显示,2024年1-4月,五家主要上市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8594亿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

免责声明:系统自动随机采集,内容仅供参考真实性请自行判断,不对投资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2024-05-29日 - 经济日报电子版

01 - 封面

02 - 焦点

03 - 金融

04 - 证券

05 - 公司

推荐阅读: 微整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