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群 股票问答 股票入门 股票技术 股票理论 股票进阶 股票大全 股票快讯 股吧论坛 经济日报电子版 今日财经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隆基HPBC2.0,打破光伏同质化困局

在BC电池技术上,隆基堪称“卷王”。

前不久嘉兴“灯塔工厂”首个对外开放日里,隆基绿能官宣了一款名为“Hi-MO X6 Max”的组件产品,而此时距离其发布全新一代超高价值组件产品Hi-MO 9,仅过去了半个月。

事实上,从最早HPBC技术而生的Hi- MO 6到Hi- MO X6防积灰组件、Hi-MO X6双玻耐湿热组件、Hi- MO X6Max系列产品,再到更高效的HPBC二代技术以及应运而生的Hi-MO 9产品,隆基始终遵循“第一性原理”,即通过技术创新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高价值、高可靠产品。

这也意味着,光伏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隆基放弃依靠“价格战”占领市场份额,而是深耕BC技术路线,拿出“高功率、高价值”领先技术和产品,突出“全生命周期价值”,旨在打破这场行业同质化困局。

龙头“卷技术”,某种程度上也正在引领光伏行业迭代升级,穿越周期。

一个“划时代产品”

Hi-MO 9组件产品被认为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从其命名即可窥见一二。

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此前对于Hi-MO 9的命名解释称:“‘9’是中国数字里面的一个大数,目前基于晶硅的技术,我们认为未来再出一代比Hi-MO 9效率大幅提高的组件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所以把这款产品称为:基于晶硅技术的、最高性价比的一款产品。”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HiMO 9组件产品集多种先进技术于一身,拥有更高发电能力、更低BOS成本和更高可靠性等核心优势,最高功率660W,转换效率达到了24.43%。

仅从效率指标对比,Hi-MO9组件产品明显高于TOPCon技术约23%的效率值。

“Hi-MO 9的综合功率表现是目前市场上最高的。功率高还能带来我们电站安装时候成本的降低,特别是在一些土地资源比较短缺的区域,安装的瓦数更高。同时我们这个产品更加安全,可靠性更高,因为他是单面焊接,没有焊线弯折,对边缘产生的影响小了很多,抗裂性也更好。”隆基绿能创始人、总裁李振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Hi- MO 9组件背后搭载HPBC二代电池效率已然超过了26.5%,达到了晶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效率(29%)的91%以上。

具体来看,HPBC二代电池是隆基绿能在量产HPBC一代的同时,对BC技术的持续升级。其采用了隆基自有的高品质泰睿硅片和创新自研的复合钝化技术,对太阳电池的光吸收能力、光电转换效率以及电流传输性能进行了全面优化。

“HPBC二代产品在效率上的飞跃是历史性的。相比当前的TOPCon产品,全生命周期综合发电效率有6%至8%的提升。”隆基绿能副总裁佘海峰表示。

佘海峰进一步解释称,HPBC二代从机理上大幅度降低了光伏电池的衰减,在高温环境中可靠性表现更优,在弱光环境中发电更佳。在与光伏组件可靠性相关的隐裂问题上,二代BC产品全面改善了脱层等常见的失效问题。此外,二代BC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藏设计,即全面改善了光伏组件辐照不均或局部被遮挡情况下的发电与可靠性表现。

值得关注的是,HPBC二代采用的泰睿硅片是隆基绿能在今年一季度刚刚发布上市的一款最新的硅片产品,由百位技术工程师历时3年潜心研发而成,实现了近十年来光伏硅片未有实质性创新的突破。

据了解,泰睿硅片有极强的机械性能,其弯曲强度相比常规产品可提升16%,抗断裂能力更强。尤其是在BC电池领域,泰睿硅片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地体现,BC电池的转化效率平均提升幅度达到0.1%以上,有助于加速全行业薄片化降本进程,降低制造环节的碎片率。

破局“低价竞标”

HPBC二代+泰睿硅片双BUFF,成就了这款“划时代”组件产品,某种程度上,也破局了当下光伏低价竞争的局面。

众所周知,光伏是一个大规模产业化的行业,同质化不可避免,但由于行业增长速度过快,资本及跨界企业非理性涌入、龙头企业产能扩张,光伏产品引发恐慌性降价,组件开标价格不断创新低。

一旦创新企业受到严重损害,再创新投入困难,将导致行业高质量发展难度大、深度研究不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上述背景下,隆基的选择是:差异化能力才是王道。

作为行业龙头,有着充足的现金流和货币资金,经营能力稳健,卷价格别人很难卷过隆基。但在隆基看来,技术路线和产业布局上,所有投资均是围绕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考量,而非抢占市场为目的。

譬如此前隆基发布的HiMO 6组件产品,开启和引领了分布式光伏的差异化时代。Hi-MO9主要定位于地面集中式市场,也是典型针对细分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产品,同时为用户带来了更低的成本投入和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集中式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共同发展,将进一步推动隆基绿能光伏新增装机量的快速增长。

此外,优越的性能和高于同场景产品的转换效率,也预示着HiMO 9是一个极具颠覆性的替代性产品。这样一来,不但促使更多企业品牌去“卷价值”而非“卷价格”,也会让更多客户关注到高性价比产品带来的“长期主义”。

从产品层面来看,影响光伏组件产品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无非是材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先进性、质量把控等方面,而每一个方面的差异,都会造成光伏组件最终的成品质量大不相同。只有真正在技术创新层面发力,关注组件产品的可靠性、长期性,行业才能不再唯低价是从。

在钟宝申看来,“只有持续的科技创新才有利于产业长期健康发展,才能够使大家回归到行业发展最根本的轨道”。

无论防积灰、耐湿热产品的差异化创新,还是搭载HPBC二代+泰睿硅片的Hi-MO 9组件产品,隆基的核心目的都是通过“卷技术”保证光伏产品的可靠性,让“以客户为中心”得到实际践行,同时驱动整个光伏产业的进步。

打造全场景BC产品矩阵

据隆基绿能2023年业绩说明会披露信息,未来三年,公司预计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200GW,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80%;BC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00GW;单晶组件年产能将达到150GW。

其中,备受市场期待的HiMO9,预计于今年四季度实现规模化量产。

要知道,隆基向来是“不领先不扩产的”,量产也意味着隆基基本解决了产品技术成熟度与量产爬坡的问题。“我们BC现在占的比例很小,到明年下半年,BC的比重就比较大了,到后年BC就变成了绝对的主流了。”李振国在此前采访中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隆基在分布式屋顶市场商业化第一代BC产品后,市场的普遍认知是:BC产品具备优于常规产品的外观,天然属于屋顶,但隆基的二代BC产品的应用将是面向全场景市场。

这也意味着,在电池技术上筹备完善的隆基,未来隆基会陆续开发适用于各种场景的产品,也将有更多搭载二代HPBC的系列产品发布,叠加此前发布的BC系列产品,隆基也将进一步完善BC全场景产品矩阵,加固企业护城河。

李振国也透露,“从场景上来看,屋顶、分布式是很好的选择,隆基下一步可能会有更多针对客户现实需求的产品设计和变化”。

从整个光伏产业来看,2024年以来,由于电池片环节利润变差,多TOPCon家企业终止、延期了原有的扩产计划。

“BC电池通用性好,TOPCon、HJT、PERC、叠层电池等都可以跟BC技术相结合,叠加工艺继续扩大效率优势。”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判断,现在很多企业虽然没有实现产业化,但都在做技术研发,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发挥了之后,BC技术一定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并将超过传统电池的扩产速度。

显然,隆基抓住了新技术路线的先发优势,并且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壁垒。

从去年9月,隆基官宣未来电池路线将以BC技术为主以来,短短半年时间,隆基的泰睿硅片、HPBC2.0、Hi-MO 9、Hi-MO X6Max等重磅产品已然集中爆发。

这亦说明,坚守经营理念、聚焦技术增本增效以及前瞻性的企业,才能真正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且引领行业穿越周期。文/张未然

免责声明:系统自动随机采集,内容仅供参考真实性请自行判断,不对投资负责,如有版权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2024-06-10日 - 经济日报电子版

03 - 房产

04 - 证券

05 - 公司

推荐阅读: 微整形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